7月27日,華中農業大學“瓊州潮涌,奮楫前行”研究生團隊赴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開展生態文明教育社會實踐活動,
爭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忠實踐行者。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區,南起永莊水庫,北至五源河河口海域,河流中下游穿越海口市區西部直達濱海區域,是城市景觀的重要生態基礎。通過河道生態化治理、濕地保護與修復、野生動植物的生境營造等工作,為多種珍稀野生動植物提供了棲身的場所。
公園突出“濕地保護+水利工程+海岸帶保護”模式,為熱帶濱海城市濕地保護與協調發展、城市濕地景觀與環境美化提供了示范樣板。實踐團成員查閱資料并實地參觀了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詳細了解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的生態化治理、濕地保護與修復發展歷程,
深刻感受到了海口市政府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面提升城市生態綠化品質,切身感受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動人畫卷。河邊紅樹郁郁蔥蔥,淺灘小水潭里孕育著昆蟲、游魚,一個個樹島通過棧橋和紅樹林進行串聯點綴。

隨后,實踐團成員學習了多種動植物的資料并親身觀察其特征,了解到水清、岸綠、景美、民樂的景象背后是30多年的持續努力。這幅美好圖景背后,既是海口市寫好綠色文章,擘畫生態文明建設的錦繡答卷,也是海口市上下奮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
更是海口市人民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豐碩成果。
大家思想上深受觸動,2021級生態學碩士研究生劉旭婧表示:在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中我認識許多沒見過的植物,通過參觀學習不僅增長了新知識而且了解到眼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動人畫卷是海口市上下奮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
我們要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忠實踐行者,踐行新時代園林人的綠色使命與美麗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