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方圣翼)民族復興,鄉村必興。鄉村振興,青年先行。2月26日,湖州長興縣呂山鄉迎來了浙江水利水電學院羊羊得億隊的熱血青年們,他們深入湖羊產業基地,實地考察當地的特色產業,一場共話鄉村與青年雙向奔赴的熱點話題在呂山鄉展開討論。
當青年走進鄉村,當鄉村遇上青年,新時代大學生怎樣在鄉村振興的雙向奔赴中淬煉青春?
浙江長興呂山鄉是湖州市的湖羊重點養殖區且有中國湖羊之鄉的稱呼,如今的呂山鄉也已實現湖羊種養管理、設施配套、技術指導、產品銷售“一條龍”無縫對接,幫助農戶解決了湖羊養不起、養不好、賣不掉的問題。實踐隊員們走進呂山鄉湖羊基地浙江長興牧源食品有限公司和永盛牧業公司,就呂山鄉湖羊產業的悠久歷史、探索歷程和市場痛點展開調研。在“牧光互補”共享牧場,實踐隊成員們近距離觀察小羊們養殖狀況和生活環境,充分了解呂山鄉的特色“蘆筍秸稈--湖羊有機肥”為主的生態循環模式和農業農村領域共同富裕實踐試點。大棚外的標語“我養羊,羊養我,共富裕,共健康”十分醒目,既象征著該地幫扶低收入農戶,實現共同富裕之路,也象征著牧場健康綠色的理念。
調研結束后,實踐隊員們向浙江長興牧源食品有限公司和永盛牧業公司詳細介紹了團隊精心策劃的《羊名四海——湖羊主題文旅IP策劃案》,并與與浙江長興牧源食品有限公司毛仙明董事長對話,雙方就如何將品牌與產品相結合,發展特色經濟,在農、旅、文三產融合的基礎上,創新休閑農業,以農為景、以游為媒、以文為力,逐步拓展公司盈利模式等方面展開交流與探討。

(圖為羊羊得億實踐隊在調研。通訊員 毛瑞凡 供圖)

(圖為羊羊得億實踐隊在調研。通訊員 毛瑞凡 供圖)
“農旅融合是農業農村發展大勢所趨,也是城市消費需求的熱點所在,更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我們采用“IP+文創+鄉土文化+互動體驗”的特色形式,探索新的旅游模式,嘗試把呂山鄉的資源變資產,優勢變特色,實踐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做大做優湖羊產業奔共富。”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羊羊得億隊”的負責人吳韻儀表示。
“羊名四海——湖羊主題文旅IP策劃案內容豐富、可塑性強,與牧源公司正在努力打造的農、旅、文三產融合的數字、低碳、品牌湖羊的理念鍥合度高,公司將進一步延伸產業鏈,走好現代化、產業化、數字化、科技型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浙江長興牧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毛仙明表示。
(圖為羊羊得億實踐隊在調研。通訊員 毛瑞凡 供圖)
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堅持產業興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推進農文旅深度融合,實施鄉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通過此次調研,實踐隊員們深刻認識到綠、富、美的鄉村發展必然要突出黨建引領,立足生態文明,創新產業模式,發揮文化價值,推動農耕文明和現代文明要素有機結合,切實感受到湖羊產業的重要性,它不斷發展,推動著湖州鄉村產業的振興與創新,促進湖州的共同富裕。書寫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鄉村篇。實踐隊員們紛紛表示:在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上,青年更應自覺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積極貫徹好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深入基層、扎根群眾,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追逐夢想、施展抱負、建功立業。
浙江水利水電學院 陳靜 方圣翼 吳韻儀 毛瑞凡
楊潤芝 童佳瑤
13738722997

(圖為羊羊得億實踐隊在調研。通訊員 毛瑞凡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