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常州工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銀發談情,青春說愛”暑期社會實踐隊成員們前往江蘇省常州市國投健康長者公寓進行實地調研,通過對長者公寓負責人、社工以及老年人進行訪談、問卷等方式,了解長者公寓的運營模式、老年人生活質量,旨在增進社會對老年公寓的了解和認可,增加老人對社會的參與感和幸福感,同時提升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長者公寓:基本情況與服務
圖為指導老師,團隊成員與長者公寓負責人親切交談。 虞佳穎 供圖
實踐隊事先邀請了長者公寓負責人為團隊介紹公寓基本情況、服務項目和運營模式。長者公寓負責人介紹常州國投健康長者公寓機構性質為國投民營類養老機構,類型屬于醫養結合,該項目前期投資2700萬,于2019年初正式營業,目前每年虧損約為300萬一年。說到這里,負責人不禁感慨道:“盡管項目面臨每年約300萬的虧損,并且在養老服務領域面臨諸多挑戰,我們仍會持續堅持和努力以保持服務的連續性和質量。 ”國投健康長者公寓服務的老人中重度失能占到總人數的60%,重度里面完全失能的占到50%,在老年人能力生活評估中若有認知障礙,則總評估升級。公寓為他們提供的服務包括:生活照料,醫療護理,康復理療,文化娛樂方面有組織生日會,傳統節假日慶祝等,負責人強調這其中社會力量僅占四分之一,表達了社會和政府對養老事業的支持的重要性,期待有更多的政策和資金投入,以幫助機構可持續發展,更好地服務老年人群體。
陪伴調研,老年生活
圖為實踐隊隊員與老人親切交談。 倪寧 供圖
按照計劃,實踐隊兩位同學一組陪老人聊天,結合調研問卷,傾聽老人們的日常生活與養老經驗,了解老人們的生活質量,跟老人們討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經過與朱爺爺的親切交談,我們了解到朱爺爺是解放時期出生的,他選擇住進養老機構主要是因為沒有子女或子女無法經常在身邊照顧他。他的每月平均費用為5000元,其中4000元來自自己的退休金,1000元來自養老金。他更喜歡居家養老,并且他目前還沒有適應機構養老的生活,晚上睡眠也受到影響。他對現在的養老生活感到不滿意,覺得自己的生活被限制,缺乏自由和與外界的交流機會,比較好的地方是三餐有人負責。
從朱爺爺的回答中可以看出,養老機構在提供基本生活照顧方面有一定的優勢,如解決餐飲問題。然而,它也存在一些缺點,比如可能限制了老年人的自由和社交機會,導致他們感到不適應和不滿。這也反映出現代養老模式需要更多地關注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和生活質量,而不僅僅是提供物質上的照顧。
感謝分享,合影留念
圖為實踐隊隊員們與老人們合影留念。中國青年網通訊員 趙瑞捷 供圖
在活動的最后,實踐隊代表站上臺前,對所有參與活動的爺爺奶奶表達了深深的感謝。他們感謝爺爺奶奶們無私的分享,感謝他們用心參與,讓這次活動充滿了溫馨和意義,并全體合影留念,記錄下這次難忘的活動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