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傳承和發揚非物質文化遺產,促進民族融合交流發展,成都信息工程大學“鄉”約青春志愿服務隊于7月22日上午9:00在酉陽縣河灣村開展了三下鄉實踐活動。
圖1團隊出發前合照
活動伊始,團隊前往兩河書院并與非遺傳承人單一展開了深入交流。在單一老師的詳細介紹下,團隊成員對土家族文化以及土家族最具代表性建筑——吊腳樓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在交流過程中,單一老師分別從土家族歷史背景、文化淵源等方面向我們闡述了吊腳樓所具有的獨特魅力。吊腳樓的全木制結構與榫卯構造、在依山傍水中“天人合一”的設計理念、精美雕花所寓意的精神寄托……無一不讓團隊成員們受益匪淺。
圖2單一老師為團隊成員介紹吊腳樓
經歷一上午的交流以及中午的稍作整息后,下午3:00,團隊在單一老師的帶領下前往“夢里河灣——土家族傳統建筑藝術博物館”進行參觀。剛進入博物館,團隊一行人便被眼前景象所震撼:失傳已久的獨角八字型吊腳樓、虎紋石墻、土家族火鋪……
圖3博物館內的震撼景象
團隊在游覽過程中還有幸參觀了正在利用榫卯結構進行木窗制作的工匠師傅,并對吊腳樓非遺傳承人白開貴老師進行了簡單訪談。在訪談中,白老師傅提到:“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輕一代關注并投身到吊腳樓的傳承與發揚之中去。”同時,團隊成員還了解到,白老師在此次博物館的修建之后,因身體原因,將不會再參與相關吊腳樓的建設中。
圖4白開貴老師與房屋模型合影
在活動的最后階段,團隊成員與單一老師、白開貴老師就土家族非遺文化的未來展開探討并作出展望。團隊成員承諾,在未來的日子里,成都信息工程大學“鄉”約青春志愿服務隊將在三下鄉社會實踐中保持初心,努力擔負起新時代起青年的責任與使命。
圖5團隊在吊腳樓前合照
非遺文化的傳承與發揚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讓我們行動起來,用實際行動講好非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