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熱土,金寨記憶 2024年7月8日安徽理工大學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星火相傳,燎原之勢”紅色尋跡團前往六安市金寨縣梅山鎮開展了暑期實踐活動,深入革命老區尋訪紅色精神。金寨,這里是紅軍的搖籃,將軍的故鄉,每一寸土地都浸潤著革命先烈的鮮血和汗水,每一塊石頭都訴說著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
英雄事跡,世代傳頌
圖1成員在紀念碑前肅穆站立緬懷先烈
7月8日下午,尋訪團的成員們來到了金寨縣革命烈士紀念碑,映入眼簾的是字碑上纂刻的密密麻麻的先烈的名字,這座紀念碑巍峨聳立,莊嚴肅穆,仿佛一位威武的戰土,守護著這片紅色的土地。紀念碑上刻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字樣,讓成員們都肅然起敬,向紀念碑深深鞠了一躬。金塞縣革命烈士紀念碑,不僅是一座紀念建筑,更是一座精神豐碑。它時刻提醒著我們,要銘記歷史,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更要繼承和發揚先烈們的革命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紅色精神,永放光芒 隨后,尋訪團的成員們來到了金寨革命紀念塔,走進金寨革命紀念塔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整齊的松柏,它們像忠誠的衛士,守護著這片紅色的土地。沿著石階而上,成員們來到了紀念塔前。這座紀念塔高聳入云,巍峨壯觀,仿佛一座歷史的豐碑,記錄著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
圖2隊員在金寨縣烈士紀念館前的合照
接著,成員們走進了金寨縣紅軍紀念堂,在紅軍紀念堂的中央,有一座巨大的紅軍戰士雕像,他手持鋼槍,目光堅毅,仿佛在向我們訴說著那段艱苦卓絕的革命歲月。在紅軍紀念堂的展廳里,還展示了一些紅軍戰士的遺物和信件,它們樸實無華,卻充滿了力量,讓人不禁肅然起敬。這些遺物和信件,不僅見證了先烈們的英勇事跡,也讓成員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紅軍精神的內涵和價值。
紅色文化,浸潤心靈 7月9日上午尋訪團參觀了金寨縣紅色革命博物館,成員們跟跟隨著講解員的指引走進館內,走進博物館,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琳瑯滿目的展品,它們記錄了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成員們跟隨著講解員的步伐依次參觀了各個展廳,從立夏節起義到六霍起義,從紅軍長征到抗日戰爭,每一個展品都表達出了金寨的厚重歷史和革命精神。講解員用生動的語言,將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呈現出來,不僅對歷史事件和人物如數家珍,還能將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娓娓道來,讓成員們更加深入地了解這片紅色土地的歷史和精神,更加珍惜和傳承這些歷史和精神。
圖3隊員在博物館聆聽講解員的紅色講解
參觀結束后,尋訪團來到當地的紅軍廣場以及商鋪進行調研和訪談。在紅軍廣場上,游客絡繹不絕,他們有的在參觀紅軍紀念館,有的在瞻仰紅軍烈士紀念碑。還包括許多當地人,在廣場上散步乘涼。成員們投入到人群中,與市民們積極交流,邀請受訪者參與有關金寨紅色精神的調查問卷。市民都非常熱情友好,成員們在采訪調研的同時,也聆聽到許多金寨人祖輩們口口相傳的故事以及對崢嶸歲月的回顧,他們對自己的家鄉充滿了熱愛和自豪,對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和紅軍精神有著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也期盼著這些寶貴的紅色精神遺產能夠傳承下去,走出金寨縣,走出大別山,為更多人所知。
圖4隊員在商鋪里對當地人進行問卷調查
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在這個“將軍的搖籃”里,樸實的當地人擁有著勤勞善良的品質,扎根于大別山的土地,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這片土地和先輩的敬仰和懷念。在這里,尋訪團的成員們感受到了歷史的厚重和文化的豐富,更受到了心靈的洗禮和啟迪?;仡欀嵌尾黄椒驳募t色歲月,感悟著艱苦奮斗時期的精神凝結,隊員們表示要做紅色文化和革命文化的宣傳者,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者,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