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了解巢湖非遺繪畫文化精湛的藝術創作以及獨特的工藝傳承。巢湖學院工商管理學院赴巢湖“懿本圖”非遺文化傳承實踐團于7月16日清晨由指導老師許沙帶隊一同拜訪省級非遺樹雕畫傳承人尹修平先生。
尹修平出生于手工藝世家,他懷著對藝術的追求,潛心研究樹雕畫的制作工藝,而后取得非常客觀的成績,他也被評為省級非遺傳承人。首先,在尹修平的工作室,剛走進門,琳瑯滿目的畫作展現在各成員眼前,每個畫作都各有特色,使各成員應接不暇。其中包括麥稈畫、樹雕畫、牛角畫、金箔畫等多種形式。他也多次提到這些畫作都是運用大自然的自然材料,讓其變廢為寶,才有如今各成員所見到優美的畫作。而這些作品風格各異,卻都展現出獨特的魅力。樹雕畫作為尹修平的代表性作品,其制作流程尤為獨特。首先將枯木進行高溫處理,這一環節能規避枯木被蛀蟲侵蝕,還能有效防止木材變形,為后續的創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接著,枯木經過尹修平的精心雕琢與繪制,形成一幅幅兼具歷史感、靈動感國畫風韻的樹雕畫便呈現在各成員眼前。隨后,一幅名為《源遠流長》的樹雕畫吸引各成員的目光。畫中,山峰層巒疊嶂,線條流暢而有力,仿佛能感受到山脈的雄渾與壯闊。樹木的紋理被巧妙地運用,化作山間的蒼松翠柏,每一片枝葉都栩栩如生,仿佛在微風中輕輕搖曳。而那潺潺的溪流,在木質的肌理中若隱若現,波光粼粼,給整個畫面增添靈動之美。湊近細看,還能發現細微處的飛鳥、亭臺,無不精雕細琢,展現出他高超的技藝和對細節的極致追求。

在訪談中,尹修平著重的指出搞藝術是要有一定的美學功底,第一,是要會基礎美術,其次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在尹修平工作室中,也有許多是天然而不需要經過加工的藝術品,這時,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占極大的優勢。他提出樹雕畫不僅有國畫的靈氣,還有超越油畫的立體感,以及版畫的紋理之美。在時代發展中,人們在滿足物質條件基礎后,便會靠近美,靠近藝術,所以他相信樹雕畫的發展前景會越來越好。最后,尹修平表示,他致力于將傳統工藝與現代審美相結合,不斷發展和創新樹雕畫藝術,讓更多年輕人了解并喜愛這一獨特的藝術形式,同時壯大傳承非遺文化隊伍,將巢湖非遺文化一代又一代的傳承。

尹修平作為樹雕畫的傳承人,以其卓越的技藝和對藝術的執著追求,為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做出重要貢獻。通過此次專訪,各成員認識到非遺文化的燦爛,增長對非遺文化進一步的了解。(文/任飛揚 圖/ 陶博涵 初審/許沙 終審/管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