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秦工薪火”實踐團近日赴咸陽市興平市冉莊村,開展調研交流與基地共建活動,深入探索專業賦能鄉村發展的現實路徑。
在與冉莊村村委深入座談中,村長介紹了當地由傳統農業向特色種植產業轉型的探索歷程,并坦言當前鄉村發展最為渴求的是技術力量與創新思維。“產業要興,沒有實打實的技術和肯鉆研的精神可不行。”村長的一句話令實踐團成員深有感觸。正是這種務實肯干的理念,與工業精神中強調的“精益求精”和“開拓創新”高度契合。
憑借電氣工程的專業背景,團員們敏銳捕捉到智慧農業、綠色能源等領域與冉莊發展需求之間的契合點。大家表示,今后可圍繞灌溉自動化、節能電控設備等方向提供技術建議或協助設計,真正實現學以致用、服務基層。
實踐活動中,最具標志性的一環是“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揭牌儀式。該基地的建立不僅為高校青年提供了貼近一線、服務三農的實踐平臺,也為冉莊村注入了新的發展動力。這意味著,未來將有更多高校資源與青年力量源源不斷地匯入鄉村建設之中。
走出村委會,夕陽灑落田野,實踐團成員心中涌動的不只是一次調研的收獲,更是一份將專業知識融入社會實際、服務國家戰略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冉莊這片土地不僅讓他們看到了鄉村發展的無限潛力,也成為他們錘煉本領、淬煉精神的新起點。
“秦工薪火”實踐團正以青年視角與工科力量,共繪鄉村振興的新篇章。他們用腳步丈量田野,用實踐回應時代,書寫出屬于新時代青年的責任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