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3日至7月12日,塔里木大學“紅星閃閃”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赴和田地區、阿拉爾及阿拉爾周邊地區開展“追溯紅色記憶,共赴紅色征程”活動,作為團隊的一份子,我參與了這次和田地區支隊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這次活動旨在緬懷革命先驅的豐功偉績,傳承紅色基因,讓革命精神在新時代代代流傳。
在實踐過程中,我們首先到達了和田地區皮山縣藏桂鄉亞曼亞農場村。我們在這里對村里阿卜杜、李德雄、馬源喜三位黨員同志進行了采訪。通過對阿卜杜老黨員的采訪,我們得知阿卜杜同志是皮山縣第一位村委書記。在他上任后,將民族團進步事業作為基礎性事業,帶領村子多次榮獲了民族團結典型代表村。同時,阿卜杜同志積極配合駐村工作人員的貧困扶助工作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他很感謝黨和祖國的領導。通過對李德雄同志的采訪,我們了解到李德雄同志是云南昭通人,他于2021年開始參加新疆工作,2023年成為了新疆和田地區皮山縣藏桂鄉亞曼亞農場村的一名駐村工作隊員。他以鄉村振興為重點,始終堅守著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和帶領村民走向幸福生活的責任開展工作。李德雄同志同時也是名民族團結好同志,會主動與村里少數民族同胞結交好友,互相學習和傳播各民族文化。李德雄同志的志向是為建設新疆有作為、為繁榮祖國做貢獻。通過對馬源喜同志的采訪,我們知道了他于2013年成為共產黨員,他一直堅持民族團結、為村里脫貧摘帽,他和村民們一起植樹造林、開荒種植,使村里環境得到改善,經濟得到提升。接下來,我們對村里的村民和小朋友進行了紅色精神的宣傳,通過介紹紅色代表人物和播放紅色視頻,讓大家增強民族自豪感,使紅色精神更加深入人心。通過這次探訪活動,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老黨員過往的經歷,感受到老黨員堅定的信仰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我們也將繼續傳承革命精神、自覺承擔起振興鄉村的重擔,促進社會穩定和諧以及樹立良好社會風尚,促進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與融合,為弘揚紅色精神文化貢獻自己的力量,為祖國繁榮發展無私奉獻。
接下來我們到達了新疆兵團十四師四十七團,參觀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和田紀念碑、沙海老兵精神紀念館,親身體驗了沙海老兵路。在這里通過我們對紀念碑和紀念館的參觀,我們看到中國人民解放軍挺進新疆、解放和田,劍犁交響、屯墾戍邊,扎根大漠、永不換防,深化改革、砥礪前行,使這里從無到有、從有到精的屯墾歷程。他們種種艱苦環境下,艱苦奮斗、不言放棄,克服了狂風暴沙、饑餓干渴等困難,在沙漠的邊緣,書寫著使命與生命的交響樂章,他們用堅定的信念,頑強而偉大地生存著,他們用熱血澆灌出了綠洲,把一生都投入在了屯墾戍邊的事業中,他們根出艱苦不放棄、身處惡劣不言苦、自力更生不抱怨的精神打動著每一個人。我們為了更加感同身受他們的精神,懷揣著對先輩的敬仰,踏上了這條充滿挑戰與意義的重走沙海老兵路征途。我們走在無邊無際的沙漠里,烈日炎炎,黃沙漫漫,成員們邁起步伐,不畏風沙,循著沙海老兵的印跡在沙漠上留下了我們的腳印。生命在流逝,但老兵精神卻能在后輩們代代相傳的過程中得到永生。
我們最后去了皮山縣文化館和艾熱提·馬木提英雄事跡陳列館。在皮山縣文化館,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和對先烈的敬畏進行參觀,近距離感受每一個老物件,追憶那段令人難忘的崢嶸歲月。那一個個簡易的農具,卻是屯墾戍邊的先輩們,徒步穿越戈壁沙漠,在如此荒蕪貧瘠的環境下所使用的,這是如此讓人震撼的精神和毅力。他們不僅為軍隊提供了糧草,保障了軍隊的戰斗力,更發展了生產、繁榮了經濟,為邊疆地區的建設貢獻了巨大力量。通過參觀艾熱提·馬木提英雄事跡陳列館,我們認識到了一位偉大的人民英雄。他從警27年,執行任務時,總是身先士卒,始終奮斗在基層一線。在平日里也總是心系群眾,“對敵人打的要狠,對人民群眾愛的要真。”他始終恪守著這個原則,他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他們對人民無私奉獻,在生活中以苦為樂,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們的精神鼓舞著每一位成員,是激勵我們不斷前行的強大動力,我們將繼續傳承他們的精神。
回顧這次三下鄉之旅,我感慨甚多,有那么多革命英雄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后繼為人民、為國家而戰,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譜寫了華麗的篇章,為后人前進的方向掛上明燈。我們感受到了先輩們為了建設邊疆的無私奉獻,感受到了英雄主義精神和革命精神的力量,感受到了他們堅定的信仰和不畏艱苦的精神。我們必將不忘先輩之志,勇毅前行,以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青年的使命擔當,繼續為紅色精神的傳承與發展做出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