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鑄魂,元氣起航
活動開始前,元氣滿滿青年實踐團做了充足準備。先走訪社區,初步老人的健康狀況、興趣愛好。向社工討教與老人溝通的技巧。大家分頭備齊物資:大字版健康手冊、學習象棋剪紙等技能。還特意練了幾段經典老歌和傳統小調,想著能陪愛唱歌的老人哼上幾句。采購物資時,大家反復斟酌:選了軟糯的糕點方便牙口不好的老人食用,備了放大鏡和老花鏡掛件,連聊天時可能用到的懷舊話題都提前列了提綱。
出發前的最后碰頭會上,有人擔心“怕冷場”,有人念叨“別記錯老人的忌諱”,細碎的討論里藏著滿滿的認真。希望帶著這份準備和期待出發。隊員們模擬交流場景,琢磨著如何自然關心老人、如何化解沉默尷尬。帶著一份把陪伴做細做實的心意,他們期待著用行動溫暖每一位長輩。
陪伴桑榆:用心傾聽溫暖歲月
在金色陽光養老服務中心,實踐隊的到來讓這里熱鬧了不少。隊員們聽他們講過去的故事,教老人用智能手機視頻通話,幫他們和遠方的子女連線。
針對行動不便的獨居老人,隊員們組成“陪伴小分隊”,幫忙采購物資,和打掃衛生,還特意準備了大字版的健康手冊。“孩子們一來,家里就亮堂了。”83歲的爺爺笑著說。簡單的陪伴,成了老人們最期盼的“日常驚喜”。
來到養老中心我們傾聽爺爺給我們介紹他們在這里的生活,傾聽他們的心聲,同時我們也了解了養老中心的環境和基層服務,陪伴老人在操場活動,讓隊員們深刻體會到了鍛煉身體的重要性。
幫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解到了在養老中心的民生情況,活動中心有象棋室和麻將室,對于喜好閱讀的需求,設置了圖書角
傾聽是最常做的事。隊員們豎起耳朵,圍在老人身邊,聽他們講過去的故事:回憶年輕時日子,手上的老繭隨著講述輕輕晃動;眼角的皺紋里盛著笑意。遇到沉默的老人,隊員們就從“今天天氣”聊起,慢慢引導他們打開話匣,讓積壓的心事有了傾訴的出口。
互動活動更是豐富多彩。活動室里,三四位老人湊成一桌麻將,隊員們在旁當“參謀”,輸贏間的笑聲此起彼伏;圖書角里,隊員們給視力不好的老人讀報念故事,從養生知識到社會新聞,聲音輕緩得像午后的風;操場邊,大家陪著愛動的老人運動,陽光灑在相攜的身影上,和老人們相處非常融洽。
溫暖童心,用愛陪伴
社區圖書角里,“元氣滿滿青年實踐團”的隊員們正帶著孩子們開展紅色故事閱讀活動。書架上整齊擺放著《小英雄雨來》《雷鋒的故事》等繪本,隊員們特意挑選了圖文并茂的版本,讓紅色記憶在童趣中扎根。
“大家知道嗎?過去有個叫王二小的孩子,用智慧保護了鄉親們……”隊員們輪流擔當“故事主播”,用生動的語調講述著革命小英雄的事跡。講到雨來勇斗鬼子時,孩子們攥緊了小拳頭;聽到雷鋒冒雨送大娘回家的片段,有人小聲說“我也要幫奶奶拎菜”。隊員們還準備了互動提問:“如果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我們能做些什么?”孩子們紛紛舉手,稚嫩的回答里藏著最純真的正義感。
角落里,扎羊角辮的萌萌正跟著隊員逐字認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就指著插圖猜意思;平時坐不住的小虎,此刻正盯著《雞毛信》的插畫,小聲問“海娃的信送到了嗎”。陽光透過書架的縫隙落在書頁上,孩子們的眼神專注又明亮,仿佛跟著故事走進了那段熱血沸騰的歲月。
活動結束時,孩子們抱著書不肯放下,有人提議“明天接著講長征的故事”,有人要把書帶回家讀給弟弟聽。一本本紅色故事書,不僅讓孩子們認識了英雄,更在心里播下了勇敢與擔當的種子,這份元氣滿滿的正能量,正順著書頁悄悄生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