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新華學院藥學院“華園藥院青年”實踐團隊以“賦能醫療健康,筑夢鄉村振興”為主題,在安徽省馬鞍山市博望區百峰村圍繞“獻愛醫療衛生” 、“五禽戲和中草藥香囊制作”、“鄉村調研”三方面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奏響鄉村振興新篇章。
獻愛醫療衛生“華園藥院青年”實踐團隊在安徽省馬鞍山市博望區百峰村村委會對當地村民進行體質檢測。活動現場,華園藥院青年為村民測量血壓。專業指導老師帶領華園藥院青年給村民進行艾灸,成員捏住艾條對準穴位,保持3-5厘米的距離,手腕轉動。專業指導老師給村民進行針灸,他取出針灸針,用酒精棉球在施針穴處畫圈擦拭,針尖對準穴位快速刺入皮膚。起針時,他輕輕旋轉著將針拔出,拔針瞬間用棉球用力按壓針眼10秒左右。張昊叔叔說“針灸完,人頓時舒服多了。”

圖為“華園藥院青年”實踐團隊的專業指導老師帶領華園藥院青年給當地村民進行體質檢測,針灸艾灸等。許緩 供圖
五禽戲和中草藥香囊制作一場別開生面的傳統養生活動在安徽省馬鞍山市博望區百峰村村委會對當地村民進行五禽戲教學和中草藥香囊制作。成員們邊說邊示范起“虎戲”:雙腳分開與肩同寬,屈膝下沉,雙手握拳置于腰側,向前推出,村民們跟著比劃,成員們把“虎舉”“虎撲”拆成三個步驟,練到“鹿戲”時,成員們踮起腳跟,雙手成鹿角狀舉過頭頂,身體左右輕晃。李慧阿姨捶著自己的腰,笑得合不攏嘴:“剛才做‘熊晃’的時候,我這老腰跟著左右擺,現在感覺松快多了!以前聽人說五禽戲好,今天親手一練,才知道是真舒坦。”

圖為“華園藥院青年”實踐團隊帶領村民學習五禽戲。劉含君 供圖
五禽戲教學結束,村民又投身中草藥香囊制作,桌上擺滿了艾葉、丁香、薄荷、白芷等十幾種藥材。“大家看過來,我先給大伙說說這些‘寶貝’的用處。”專業指導老師拿起一小撮艾葉,舉到人群中間,“這艾葉可是好東西,咱農村常用來熏屋子,它能祛濕散寒,夏天掛在身上,蚊子都得繞著走。”他邊說邊示范,從每個袋里捏出一小撮藥材,放在袋里混在一起。旁邊的李余慶大媽手快,抓了把艾葉、一小撮丁香,又加了幾片薄荷,用手指把藥材壓實,捏著袋口晃了晃:“哎,這味兒真好聞,比城里買的香薰自然多了。”

圖為“華園藥院青年”實踐團隊帶領村民包香囊。王慧娟 供圖
鄉村調研“華園藥院青年”實踐團隊走進安徽省馬鞍山博望區百峰村的村民家中開展藥品普及與健康服務活動。“華園藥院青年”實踐團隊首先來到裴本福大爺家,由于其年齡大了且是獨居,專業指導老師幫他把脈,并且針對情況給他開了中藥藥方。走到張鳳霞奶奶家時,她正坐在院里擇菜。看到成員們來,連忙擦了擦手:“我正想問問,我這降壓藥飯前吃還是飯后吃?”華園藥院青年趕緊看了看藥:“奶奶,您吃的這種硝苯地平,最好飯后半小時吃,能減少對胃的刺激。”成員指著說明書說:“您看,這里寫著‘每天固定時間吃’,別今天早上吃,明天中午吃,血壓容易波動。”張鳳霞奶奶聽得認真,還讓華園藥院青年把要點寫在藥盒背面。

圖為“華園藥院青年”實踐團隊的華園藥院青年給張鳳霞奶奶等村民檢查藥品。焦晨晨 供圖
從晨光中的血壓計滴答聲,到暮色里的藥香裊裊,“華園藥院青年”實踐隊用一天的實踐勾勒出鄉村醫療振興的青春注腳。此次活動不僅讓村民收獲了“看得見的健康服務”,更讓青年學生在泥土氣息中理解了“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深意。正如“華園藥院青年”實踐隊負責人所說:“當我們用聽診器聽到村民的心跳,用銀針緩解老人的疼痛,才真正明白醫學的溫度不在課本里,而在百姓的笑容里。”未來,“華園藥院青年”實踐隊將持續跟進安徽省馬鞍山市博望區百峰村醫療需求,讓中醫藥文化與青春力量在鄉村振興賽道上同頻共振。(通訊員姚順程 李凌基 顧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