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一陣陣悅耳的歌聲從清遠市陽山縣小江中學傳來。這個7月,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團委由2名指導老師帶領12位來自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組成的微光助力推普實踐隊作為2023年“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志愿服務團隊,赴陽山縣小江鎮進行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服務,并開展了“推普+”夏令營、電商小課堂、國家通用語言數據采樣調研等活動,隊員們憑借自己的學科優勢和專業優勢,用實際青春行動,實現了“推普”服務和鄉村振興的雙向奔赴。
圖1:微光助力推普實踐隊大合照
走進基層深調研,構建語言新橋梁
“您認為普通話重要嗎?”“您在哪些場合會使用普通話呢?”為挖掘當地對象的實際需求,推廣普通話活動開始前,隊員們兩兩一組,通過訪談、問卷等方式了解村民對普通話的認知以及使用情況。炎炎夏日,火辣辣的太陽正熾熱地烤著大地,但這并沒有阻礙大家走向鄉村入戶調研的決心。團隊成員將對腳下土地的深情大愛,轉化為扎實做好數據調研的動力,轉化為鄉村振興的情懷,為期兩天的調研共收集問卷500余份。
圖2:實踐隊隊員走鄉入戶,實地調研小江鎮的普通話普及情況
“我們這里農副產品很多,山上種的地上曬的都是,就是賣不出去,農民家中大都是老年人,年輕人都在外務工,就算有人來買東西,很多時候老年人聽不懂人家的話,生意就做不成。”采訪過程中一位張阿姨說到。通過調研,隊員們發現當地不少有像張阿姨這樣想提升、想學習卻缺少渠道的村民,這讓隊員們意識到推普對加強城鄉經濟文化結合的必要性。實踐小組成員經過簡單的討論,制定了適合當地群眾的推普內容,其中包括開展“推普+”夏令營,以及直播電商小課堂等。
走進校園入課堂,推普實踐潤人心
實踐隊的推普行動得到了小江鎮中學的大力支持,小江中學主動提供課室等硬件設施,讓實踐隊隊員們為當地有興趣的同學開展了為期一周的“推普+”夏令營。隊員們紛紛利用所學專業知識,給同學們帶來了一節節生動有趣的特色推普課堂。此次夏令營不僅開設了“推普+聲樂”、“推普+美工”、“推普+書法”、“推普+思政”等課程,還將推廣普通話與紅色教育相結合,開展紅色詩歌朗誦、英雄故事分享會等特色活動,讓同學們在“說普通話,寫規范字,做文明人”中感受博大精深的漢語言文字,增強文化自信,引導孩子們爭做推廣普通話的文明小使者。
圖3:實踐隊隊員正在上“推普+聲樂”小課堂,同學們都樂在其中
“參加此次夏令營,讓我認識到了很多可愛認真的老師,收獲到了友情,還學到了很多關于普通話的知識。我特別喜歡黃老師上的音樂課,她將普通話融入到音樂中,用動人的旋律讓我們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我想要繼續學習普通話,去到更遠的地方,學習更多新鮮的事物,學好普通話就是我的致勝法寶。”參加夏令營的謝雅婷同學動情地說道。
圖4:謝雅婷同學向大家分享上完為期一周“推普+”夏令營的心得感受
走進媒體助振興,“推普技能+”培訓
為激發鄉村潛能、加快小江鎮農村電商發展,團隊成員將普通話培訓與直播電商這一職業技能相結合,面向農戶開展了“推普技能+”培訓。在助農直播前期,團隊成員在到達陽山后前往果園和當地農村合作社進行選品溝通。跟著農戶和村干部親手采摘了一筐筐的翠冠梨,最終挑選了一批特色強、品質佳、性價比高的農產品作為此次直播帶貨的商品,并與村民商討定價、物流、包裝等問題,最終實現銷售額近5000元。
圖5:廣州市委老干部局外派干部、清遠市鄉村新聞官、駐羅漢村第一書記薛晨現身直播間
助農直播結束后,“微光助力推普”實踐隊電商專業的兩位同學在小江鎮官方視頻號開設了“直播電商小課堂”,以線上直播的形式用普通話給當地的村干部和村民們帶來了“電商直播帶貨話術”、“電商直播后臺運營”兩節小課堂。分別從話術設計要點、話術設計原則、直播話術框架、場控工作要點、后臺鏈接制作、直播彈幕管理等方面為大家揭秘了直播中的互動技巧與后臺運營流程,讓普通話培訓和技能培訓相結合,讓財富知識走進“田間地頭”,兩次授課點贊量超6.5萬。
圖6:實踐隊隊員開設了“直播電商小課堂”,線上分享直播話術
扶貧先扶智,扶智先通語。推廣普通話,是激發鄉村潛能、釋放農村生產力的重要因素。此次推普實踐,微光助力推普實踐隊通過線上與線下雙課堂的形式,不僅為當地提供語言文化宣傳幫扶,也拓寬了當地特色產品銷售渠道。實踐隊也將以此次經歷為契機,繼續懷揣著溫暖與愛,繼續探索推普新舉措,助力村民們講好家鄉的故事、民族的故事、中國的故事。
文字來源:葉羽佳、馮廷虹
圖片來源:微光助力推普實踐隊全體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