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踐團隊基本信息(一)團隊名稱:安徽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城鄉共治探索小分隊
(二)團隊主題:城鄉共治格局下農村數字治理發展困境及優化策略研究——基于安徽省農村地區實證研究
(三)指導老師:孫燕、郝喜玲
(四)團隊成員:裘偉均(隊長)、陶毅、賈馳昊、王雅琦、楊潤澤、周濤、王旭東、吳彬
(五)實踐時間:2023.7.25-8.12
(六)實踐地點:安徽省安徽省廣德市荷花社區,嶺南鄉人民政府以及三溪村黨委服務站、安徽省宣城市朱橋鄉魏村,安徽省宣城市涇縣琴溪鎮
二、本次實踐調研主要分為以下幾點: (一)老師指導,隊員合作完成相關調研工作;
(二)實踐隊員前往基層社區對實踐主題進行了解調研;
(三)整理調研資料,形成總結報告。
三、實踐背景: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過去十年來,我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進一步健全。同時,在邁向中國式現代化的新時代新征程上,要推動并完善我國社會治理體系的現代化,要持續健全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健全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同時城鄉共治格局能充分挖掘并整合多方資源,有效提升了社區治理效能,提高居民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對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四、實踐過程:7月25日,城鄉共治探索小分隊社會實踐團隊受邀前往安徽省安徽省廣德市荷花社區進行參觀考察,目的是了解社區公共設施建設的現狀和推動戰略振興的相關舉措。這次活動不僅讓大學生親身感受社區的發展變化,同時也為我們提供了鍛煉能力和拓寬視野的絕佳機會。參訪社區公共設施建設是了解社會發展、增長見識的重要途徑之一。此日下午團隊深入社區,參觀了社區內的公園、圖書館、體育場館、文化中心等一系列公共設施。他們通過實地觀察和與社區負責人的交流,了解了這些設施的建設歷程、運營模式以及帶來的積極影響。

8月1日,團隊隊長前往嶺南鄉人民政府及三溪村黨委服務站進行課題實踐調研,以農村電商+發展為切入點,進行深入調研。團隊成員與嶺南鄉人民政府工作人員取得聯系,并且為團隊成員耐心講解嶺南鄉發展歷史與現狀,期間小組成員以鄉村振興戰略為核心詢問了工作人員農村基礎建設現狀、電商服務發展狀況以及一些便民政策所發揮的作用,政府工作人員細心的回答了所有疑問。電商發展建立當地農特產品品牌,打通與城市資源互通,促進發展旅游業,將資源優勢轉為效益優勢,為嶺南鄉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促進城鄉共治共建共享新格局。

8月6日,城鄉共治探索小分隊社會實踐團隊前往安徽省宣城市朱橋鄉魏村進行調研,這里坐落于朱橋鄉東北角,東臨南漪湖,“宣貍”路橫貫而過,交通十分便捷,魏村當地村民主要依靠河蟹生態養殖獲得收入來源,魏村集中連片的規模河蟹生態養殖,是稻田生態養殖技術項目的實施村2007年被命名為宣州區蝦蟹養殖特色示范村,被全省評為無公害河蟹示范養殖區。來到魏村便民服務中心大廳,通過規章制度牌了解到魏村在智慧養殖、文旅產業融合上的建設規劃,該規劃中重點突出因地制宜,產業融合的作用,充分發揮城鄉共治一體化發展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
五、實踐總結:本次調研,在城鄉共治格局背景下,深入農村了解近些年來農村各方面的數字化發展以及數字化治理狀況,研究數字化治理與基層社區管理之間的聯系,不僅提升了團隊成員對于農村基層治理的認知程度,而且提升了成員的相關課題的素養與實踐能力,也證實了隨著城鄉共治格局下的不斷落實以及數字治理的發展,提升農村基層治理水平,大幅度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促進了農村人文、經濟等全面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