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2日到7月21日,華南師范大學柳夏星火隊到梅州市大埔縣華祝村開展了為期10天的暑期社會實踐服務活動。
圍繞“文以潤鄉澤,情以傳星火”的課程總主題,柳夏星火隊設置了“鄉景鄉貌”“情系家鄉”“非遺客韻”“明史鑒今”四個課程板塊,緊扣“家鄉”,內容涵蓋家鄉(梅州)風景、鄉土情懷、地方非遺、歷史流變、責任擔當等,增進同學們對家鄉民情風俗的了解,深化對家鄉文化的認同。
除了開設文化課以外,隊伍還融入音樂、舞蹈、體育等課程,結合朗誦、辯論、情景演繹等方式,引導同學們在豐富有趣的形式中轉化文化知識,鍛煉表達能力,在小組合作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合作意識與團結精神,收獲知識、收獲友誼、收獲成長,從而提高綜合能力。

(隊員與學生進行課堂互動)
隊伍運用“文化+實踐”的形式,尊重同學們興趣,充分結合梅州大埔當地的特色,在當地村民的支持與幫助下共同開展手工串珠課、家鄉印象繪畫課、客家舞龍舞獅、客家鑼鼓等具有當地特色的實踐體驗課程,聯結家鄉情感紐帶,在對家鄉特色的文化的學習、了解與體驗中樹立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非遺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意識。
(隊員與當地村民一起體驗客家特色舞龍課程)
賡續紅色血脈,續寫時代華章。柳夏星火隊還注重紅色文化教育,開設“童心向黨,聲聲傳情”紅色合唱課、“憑言描神,以聲繪形”紅色朗誦課和“少年展翅秀新貌,舞動方寸現壯志”之《少年中國說》手勢舞課,通過紅色文化的浸潤與實踐,引導同學們厚植家國情懷,明晰使命擔當,爭做時代先鋒。
為增進同學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大埔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了解,2023年7月18日,在大埔縣茶陽鎮華祝村村委、大埔縣茶陽鎮華祝村同鄉會、大埔縣文學藝術屆聯合會、大埔縣廣東漢樂研究會會長黃成光和大埔縣富大陶瓷工業旅游景區負責人黃志超的多方支持下,隊員們帶領華祝村的同學們一起進行了研學旅行,去往富大陶瓷工業旅游景區參觀學習,了解大埔陶瓷生產的工藝,領會蘊藏其中的工匠精神;在西湖公園的公顏漢樂漢劇廳觀賞漢樂表演,親身感受非遺音樂藝術的魅力。在多聽、多看、多體驗的實踐研學中,深化對家鄉特色文化的了解與歸屬感,厚植家鄉文化情懷,播下文化傳承的種子。

(隊員與華祝村學生一起體驗陶瓷制作)
2023年7月21日,柳夏星火隊在華祝村的實踐活動接近尾聲,結營儀式正式進行。在與隊員們的共同準備、共同進步下,經過三天的共同學習與排練,同學們與隊員們一同帶來了精彩紛呈的結營節目匯演,將十天內的課程成果及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盡數展現。小小主持人初展風采,端莊大方;旗鼓飛揚,同學們在臺上緊跟節奏,揮動錘棒,鑼鼓震顫,余音不絕,陣陣回響,彰顯客家傳統技藝的魅力;朗誦《梅州的梅》、合唱《落水天》,清亮的童聲感情飽滿,一齊唱誦出家鄉情懷;《少年中國說》手勢舞,動作干脆利落,抖擻昂揚,盡展少年意氣;體育操與武術展示活力四射,體現著強身健體、全面發展的體育精神與青春活力;在作品展示秀上,同學們紛紛展示出自己在課堂上制作完成的書畫手工作品,活潑可愛,童趣盎然,每個人都有獨特的收獲。

(華祝村學生結營儀式展示風采)
同學們代表丘國歡、丘如鈺發表感想,“很開心能和老師們成為朋友,一起在實踐中學習知識,這十天里,沒有遺憾,沒有后悔,要珍惜和老師、和同村人待在一起的每分每秒,接下來繼續向前。”華祝村同鄉會長丘加基感謝各方對本次實踐活動的支持與付出,贊揚了同學們與隊員們朝氣蓬勃的青春活力。隊長葉嘉怡感動又感慨,三下鄉實踐活動是大家快速成長的好機會,同學們和隊員們變得更加開朗健談,積極陽光,祝大家未來會更好。
華祝村十分重視教育與文化傳承,重視家鄉情懷與鄉民聯系,在下鄉期間,同學們與隊員們之間都加強了彼此聯系,增進了彼此了解,共同領會團結共進、相近相親的精神意義。隊員們緊扣當地特點和客家特色設計與開展課程,浸潤情懷傳承與精神教育,同時也積極在當地開展實踐調研,圍繞文旅發展的主題,通過參觀當地特色景點、走訪當地村民等方式探尋和了解當地民俗鄉情與文旅特點,領悟當地傳統文化的內涵,與當地村民同繪文旅發展藍圖。與當地村民的同休息、共學習,密切了與當地的聯系,建立了難得的珍貴情誼。

(隊員探訪當地非遺蛋雕技藝傳承人)
華祝村同鄉會肯定了柳夏星火隊在三下鄉期間的一系列工作為當地帶來的實踐性幫助,為每位隊員頒發了榮譽證書,贈予了當地書法畫家介長春的字畫,祝愿華祝村夏令營越辦越好。當地企業家丘加招也為每位隊員贈禮,以資鼓勵。

(結營儀式上隊員與華祝村學生合影)
薪火相傳,永不停息。在本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隊員們在豐富自身教學技能及實踐經驗的同時,也助力鄉村教育與鄉村特色文化傳承煥發新生動力,用真情留下星火,再續鄉村教育新章,共繪鄉村發展新貌。
撰稿人:謝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