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東夷古韻”調研團開展文化調研活動
時間:2023-09-15 關注:
東夷文化博物館是目前國內首家以全方位展示東夷文化為主題的現代化歷史博物館,占地70余畝,總建筑面積1.9萬平方米,館內共設有8個展廳、兩大影院,向大家介紹了距今約8300年前,生活在以泰沂山區為中心及其周圍地域的山東上古時期的東夷古文化。
東夷文化指的是東夷人所創造出來的不同階段的歷史文化,被劃分為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以及岳石文化五個階段。其是華夏文明重要源頭之一。
【歲月悠悠顯陶器之風采】團隊成員欣賞了很多管內藏品,了解到龍山文化和大汶口文化的獨特魅力。陶器蛋殼黑陶杯它是目前世界上最薄的陶器;蛋殼陶厚度一般在0.5毫米左右,個別薄至0.2毫米。以輪制而成表面烏黑光亮,是山東新石器時代考古最重要的發現之一,也是典型龍山文化的重要標志。此外還有蛋殼黑陶杯,黑陶壺等。黑陶豆作為大汶口文化的代表,因其獨特的外形吸引了我們大家的眼球。
【萬古千秋顯文字之古香】我們團隊成員穿過的一條時空長廊,運用古法繪制了東夷溯源地圖,我們邊走邊看,向上古去追溯東夷的源頭。我們了解到,1960年,在莒縣陵陽河大汶口遺址發現了我國最早的原始圖像文字。在大汶口文化時期,發現了最早的陶文字,陶文字承載和顯現著歷史的變遷,象征著人們已經進入到了文明時代。
【歷史悠久看東夷習俗之奇特】在其中一個展廳中,我們了解到東夷人生活相關的一些古老風俗。東夷族各部落主要以龍、蛇、 鳳、鳥、太陽為圖騰,以鳥圖騰崇拜最具特色。此外,在東夷文化中,保留了一些神秘的奇風特俗。主要有拔牙、口含小球和頭骨變形等。大汶口時期的東夷人有口含小球的習俗,以女性居多。從兒童時期開始,就在兩側口頰內放置一石質或陶質小球,因小球從兒童時期一直含著,引起齒弓變形。口含小球的原因目前還難以做出合理的解釋。
【亙古文明看東夷工藝之先進】在第五展廳:工藝廳。我們看到的是制陶、制石、制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5000年前的東夷先民,還處在一個沒有任何金屬工具的原始石器時代,但復雜精美的玉器出現了。東夷先民們的制玉切割技術大致有片切割、線切割、陀切割三種技術。銅器的發明和使用是人類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進入新階段的標志。岳石文化時期的先民已經掌握了青銅冶煉技術。
總之,這次文化調研活動讓我們感受到東夷文明的文化魅力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凝聚與綻放,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必將承擔起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與義務。我們深信,東夷文化五千年的積淀與傳承如同黎明破曉的曙光,輝映著整個中華文明的歷史進程,譜寫了偉大而不朽的歷史篇章。
作者:梅迪 來源:三下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