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更好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山東大學學生唐仲英愛心社“興趣課堂”項目組于2024年春季開設山東省少兒圖書館、友童空間、東關街道社工站、歷城實驗小學和濼口社區等五個板塊,共計開展活動50余次,累計志愿時長約1800小時。
“童享心愿,筑夢啟航。”山東省少兒圖書館項目組成員結合自身專業知識,豐富課程內容。孩子們或在親手繪制華夏團扇的過程中樹立文化自信,或在生活細微之處感悟物理科學的樂趣,或在與荷花的邂逅之旅中增強對色彩美學的思考,或與卡皮巴拉一起學會做情緒的主人,或領略地理“三極”,增強地理素養的廣度和深度。省圖項目組以“小而精”的理念,打造了啟發性與知識性并重,發展性和趣味性共建的興趣培養課堂,受到了多方贊譽。
“友好童行,助夢成長。”友童空間項目組著眼于培養孩子們的興趣,與紙藝社開展合作課堂,將課程講授和折紙教學相結合,打造“興趣課堂+紙藝課堂”特色項目,與孩子們共同探索折紙魅力,學習豐富的課外知識。在志愿者的陪伴與幫助下,孩子們樂在其中,利用彩色折紙做出近百件精致的手工作品,在提升審美水平的同時也鍛煉了動手能力。
“趣以啟智,逐夢未來。”東關社區項目組為困難家庭、流動家庭的初中生開設周末共學課堂,力圖通過豐富的成長活動解決服務對象面臨的“作業難”問題,協助服務對象養成良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同時有效減輕家庭照護壓力。志愿者與服務對象結對共學,為他們解疑答惑,并引導其自主制定學習計劃,提升學習的自主性。這不僅滿足了服務對象的多元化需求,志愿者也用溫情的關懷和支持,讓學生們獲得了內在的精神力量。
“慧根育才,夢想翱翔。”項目組充分聚焦小學生成長需要、興趣培養、潛力激發等維度,在歷城區實驗小學開展多樣化課程,幫助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成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蛋白質兄妹遠行的故事”向同學們展現胞外蛋白產生、運輸的過程;“草原音樂之魂——馬頭琴”給小朋友們一個體會少數民族樂器獨特魅力的機會……在授課過程中,學生們對課程表現出極大的熱情,上課時積極踴躍回答問題,家長也為興趣課堂的教育效果給予高度評價,希望學校繼續開展此類項目。
“智以成材,鑄夢飛翔。”濼口社區項目組從特色課程、領讀經典、手工制作三個方面給小朋友們帶來豐富有趣的體驗。特色課程涉及心理健康、知識科普、環境保護等多個維度,志愿者結合實踐操作、游戲競賽以及自由討論等多種教學方式,提高小朋友的參與度。領讀經典以及手工制作系列課程趣味性和啟發性并重,激發孩子們對于自我和世界探索的欲望,為他們打開了經典與創意之門,促進孩子們的全面發展。
興趣課堂項目組以趣味生動的活動內容、深入淺出的課程講解、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獲得多方贊譽,有效拓寬了學生視野,促進其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本學期興趣課堂項目暫時結束,未來我們將繼續秉持“服務社會,奉獻愛心,推己及人,薪火相傳”的服務宗旨,與孩子們學海泛舟,共沐朝陽,為孩子們插上快樂成長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