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的決策部署,西安科技大學人文與外國語“推普入蒙地,烏蒙看振興”社會實踐團積極參加“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全國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并于7月15日至7月21日先后赴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市開展實際活動。
第一站,實踐團來到了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鑲白旗星耀鎮查干寶恩本村,在當地村干部及村民的大力支持下,實踐團了解到了查干寶恩本村的產業具體情況。隨后,實踐團成員分別以“普通話+職業技能”和“中國語言文字數字博物館”、“國家智慧教育平臺”的使用指南為主題進行宣講,宣講結束后,實踐團成員分組進行實地考察和調研。

第二站,實踐團來到烏蘭察布市化德縣德包圖村開展“循聲覓道,普語萬家”實踐活動,座談會上,實踐團與村委會進行交流,了解到德包圖村村內積極打造“黨支部、基地、企業、村民”四位一體的新農村建設模式,同時投資建設肉羊繁育基地;依托電商直播銷售農牧產品;建設高標準農田8800余畝,有效推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在此之后,實踐團成員通過分發宣傳手冊和調查問卷,了解到了當地普通話的使用情況以及普通話使用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難。

第三站,實踐團赴烏蘭察布市化德縣第三小學開展“推普入蒙地,童言話振興”主題實踐活動。座談會上,實踐團成員了解到化德縣第三小學積極把黨建工作與校園文化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座談會后,實踐團成員以擊鼓傳花、繞口令比賽、詩文朗誦等多種形式開展“推普入蒙地,童言話振興”主題宣講,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讓同學們在樂趣中感受普通話的魅力。同時,實踐團成員與學生們共同繪畫,與“輝煌七五載,共筑中國夢”主題活動相輝映,并進行愛國主題朗誦與單口相聲表演,深入開展推普工作。

第四站,實踐團赴烏蘭察布市化德縣民樂村開展“推普興產業,民樂話振興”實踐活動。座談會上,民樂村黨支部副書記李紅軍介紹了基本村情,實踐團成員了解到民樂村依托當地氣候和水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白菜種植,成功打造了“民樂王”大白菜品牌并注冊商標。座談會后,實踐團成員展開“推普興產業,民樂話振興”宣講活動,講普通話與當地產業振興相結合,并詳細介紹了數字資源平臺的使用。在宣講會后,實踐團成員通過分發宣傳手冊及調查問卷等形式進行入戶走訪和調研,取得了良好成效。

第五站,實踐團赴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烏蘭花鎮鄭家灘村開展“推普助振興,共話北疆情”實踐活動,通過座談會和實踐調研對當地產業和普通話進行深入的了解。實踐團成員也和村民進行了深入交流,村民們都表示,推廣普通話的活動是很有意義的。

經過為期一周的社會實踐活動,西安科技大學人文與外國語學院“推普入蒙地·烏盟看振興”實踐團也將推普工作視作有意義且有必要的工作,實踐團也希望普通話能作為文明的種子撒落各個角落,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源源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