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普脫貧,語你同行。為進一步了解當地群眾的語言文字掌握和使用情況,深入當地調研,針對性了解當地普通話推廣的困境與方法,更好地為國家的推普脫貧攻堅工作貢獻基層力量。7.18日下午,嶺南師范學院“山河承宇”社會實踐隊隊員深入湛江吳川市黃坡鎮新屋村開展以“深入農村服務基層”為主題的推廣普通話、助力鄉村振興專項活動。
推普搭建溝通橋梁,調研助力鄉村振興。隊員葉錦浩通過訪談新屋村基層干部的普通話普及程度、宣傳程度以及學習需求開展調研。據采訪得出,在新屋村里,普通話的普及度和使用程度并不高,干部們平時開會、日常交流中普遍使用方言,方言存在歷史悠久,受眾基礎廣泛。同時,新屋村每個人因受教育程度的不同,許多老人對普通話的重視程度不高,學習普通話意識不強,認為普通話在日常使用中并不頻繁,而且人際交往有限,從小說方言,也是導致普通話推廣慢的一個重要原因。
采訪現場(李嘉杰 攝)
當被問及新屋村的普通話的宣傳力度時,新屋村村干部認為說好普通話能夠提高個人基本素質,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期望普通話得到大力推廣,但普通話宣傳不到位,很少有集中組織培訓學習普通話的機會,只是偶爾有來社區宣講和發放傳單的。新屋村干部說道:“普通話是我們的母語,我們要高度重視并積極宣揚。很開心看到大學生能關注到這個問題,來到我們鄉村來進行推普宣傳,這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活動。”
“山河承宇”實踐隊隊員發現,推廣普通話工作主要突破對象應為老年群體,普通話對于大多數老年人來說,實用性、應用性較低,在日常生活中,受社交群體、生活習慣、生活環境等因素影響,普通話使用頻率不高,因而需要重點關注。所以,加強城鄉經濟文化結合,加大普通話宣傳力度,開展更多推普活動,不斷提升鄉村受教育程度,也是實踐隊隊員們共同討論的結果。
采訪現場(李嘉杰 攝)
扶貧先扶智,扶智先通語。普通話的推廣有利于消除語言隔閡,促進社會交往,對推動當地經濟文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下一步,“山河承宇”實踐隊對于鄉村推廣普通話過程中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對于推廣普通話工作的主體力量有了更為清晰的定位,將進一步加強普通話推廣力度,推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高質量推廣普及,實現鞏固拓展推普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終審/倪光睿復審/吳濤初審/萬宇鍵撰文/黎嘉艷攝影/潘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