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至8日,四川文化產業職業學院文博學院“石光守護”實踐隊奔赴四川省安岳縣,開展為期七天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隊員們以青春之力探秘千年石刻藝術,通過普法宣傳、文化體驗等多元形式,助力文物保護與文化傳承,讓古老文明與新時代青年碰撞出絢爛火花。
圖為四川文化產業職業學院文博學院“石光守護”實踐團出發前合照。
探秘石窟,解碼文明瑰寶
活動首日,實踐隊走進安岳石窟群,在專業講解員的帶領下,隊員們近距離觀摩了栩栩如生的石刻造像與精美壁畫。凝視著歷經千年的藝術珍品,隊員們不僅讀懂了石刻背后的歷史密碼,更深刻體會到文物保護的重要性。“每一處刀痕都是歷史的見證,我們要做它們的守護者。”隊員黃嵩堯在參觀后感慨道。這場文化尋根之旅為后續實踐活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圖為“石光守護”實踐團觀摩安岳石窟。李嘉儀供圖。
普法進社區,共筑守護意識
為增強群眾文物保護意識,實踐隊深入當地社區,開展《文物保護法》宣傳活動。隊員們通過發放宣傳手冊、設置趣味問答游戲等方式,向居民和孩子們普及文物保護知識。活動現場,小朋友們積極參與問答,在贏取獎品的歡聲笑語中,“保護文物,人人有責”的法治觀念悄然扎根。“原來文物和我們每個人都有關系!”一名參與活動的小學生興奮地說道。
圖為“石光守護”實踐團在安岳中心廣場開展活動宣傳。衡星怡供圖
墨香潤童心,文化薪火傳
實踐隊還化身“文化使者”,為當地兒童帶來別開生面的國畫體驗課。從筆墨技法到藝術鑒賞,隊員們耐心指導孩子們執筆作畫。宣紙上,佛手的圓潤線條與蓮花的清雅暈染逐漸顯現,傳統文化在稚嫩的筆觸中煥發新生。隊員廖心怡表示:“看到孩子們對國畫充滿興趣,我們感受到了文化傳承的意義。”
圖為“石光守護”實踐團開展國畫體驗課,社區兒童積極參與。趙冉孜供圖。
童心繪壁,藝術新生
活動高潮出現在“佛手蓮花壁畫”創作環節。結合千佛寨的實地見聞,隊員們為孩子們講述九色鹿等經典壁畫故事,激發他們的創作靈感。孩子們鋪開畫紙,以童真視角重新詮釋古老藝術,莊嚴的佛手與清雅的蓮花在他們的筆下交織,千年壁畫藝術由此煥發出青春活力。
圖為“石光守護”實踐團隊隊員與壁畫活動的孩子們合照。衡星怡供圖。
從歷史探訪者到文化傳播者,七天的行程緊湊而充實。“石光守護”實踐隊以專業知識和青春熱情,架起了古今對話的橋梁,讓安岳石刻的故事在互動中延續,讓守護文脈的信念在實踐中升華。隊員們紛紛表示,將繼續投身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