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葛宇晗)7月14日,揚州大學商學院“溯紅脈,鑄精魂”實踐團隊分別前往江蘇省南通市革命紀念館以及平潮西鄉地下黨支部舊址,重溫革命歷史,凝鑄紅色信仰。
南通革命紀念館豐富的展陳宛如一幅立體的歷史長卷,引領團隊成員穿越回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團隊成員依次參觀了“江海烽火”“抗日救亡”“解放南通”等主題展廳,了解了南通首個黨支部成立、軍民蘆葦蕩抗日、解放戰爭浴血奮戰及解放后群眾歡慶等歷史場景。
接著,團隊成員前往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感悟初心使命。陵園內蒼松翠柏環繞,紀念塔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題詞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成員們滿懷敬意,沿靜謐小徑緩步前行,聽講解員深情講述著革命歷史,心中對革命先烈的敬意愈發濃烈。
隨后,在福慧寺住持聶紅玉(演玉)的帶領下,團隊成員前往平潮西鄉地下黨支部舊址,深入了解地下黨支部的創建和發展史。“為在敵人的嚴密監視下站穩腳跟,支部將秘密據點選在了三余廟佛堂,也就是如今的福慧寺。”通過舊址內的歷史陳列,包括革命文物、復刻場景和圖文展板,團隊成員了解到西鄉地下黨支部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各種秘密活動,同時也感悟到僧人群體在抗戰中“出家不忘救國”的愛國情懷。團隊員們深切感受到,這座寺廟不僅是精神修行的場所,更是愛國僧眾與革命者并肩作戰的紅色堡壘,那份超越宗派的家國情懷,在歲月長河中愈發閃耀著動人的光芒。
中國共產黨像一面鮮紅的旗幟,不斷引領著人們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方向。他們的事跡,譜寫了黨同人民群眾浴血奮戰、魚水情深的歷史篇章,成為地方黨史上永載史冊的光輝一頁,激勵著人們奮勇向前、接續奮斗。團隊成員施惠表示,歲月長河奔騰不息,新時代青年定當緊握先輩手中的精神火炬,將英烈精神融入血脈,讓紅色文化在時代浪潮中薪火相傳,照亮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闊征程。
揚州大學商學院黨委副書記姚豐華寄語商院學子:“紅色文化是我們砥礪前行的精神根脈,革命先輩的奮斗歷程是最生動的教科書。愿同學們以此次實踐為契機,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在新時代的征程上勇擔使命,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的奉獻中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