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鎮化快速發展,傳統農耕技藝和民俗活動逐漸消失,常州工學院人文學院“執犁耕文脈,踏野賦鄉興”社會實踐隊于7月10日在河南省周口市沈丘縣洪山鎮大姜莊、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漫居生態農業農場、江蘇省連云港市灌南縣張店鎮王莊村等地開展暑期實踐活動,深入學習農耕文化基礎知識和鄉村振興相關政策,為傳承中華農耕文化打下堅實基礎。
姜雨軒同學在這次別開生面的鄉村實踐中投身勞作,走訪農家拍攝農具,并且收集了不少鄉村故事,她走進田間,切身感受農民勞作的不易;拍攝各類農具收集鄉間故事,收集了三篇當地的農業故事。
圖為姜雨軒同學投身勞作姜雨軒供圖
圖為姜雨軒同學收集整理的民間故事姜雨軒供圖
張飛燕同學在本次實踐過程中躬身勞作,采摘茄子辣椒等農作物,對農作物的生長習性深入了解;她還學習了傳統農具耕作,例如如何使用鐵鍬、鐮刀、鋤頭等。
圖為張飛燕同學采摘農作物張飛燕供圖
沈林睿同學在本次實踐中航拍鄉間田野風貌,生動呈現了碩果累累的田間景象與農民辛勤揮汗的勞作身影。她向爺爺取經如何耕種插秧,并且了解了老一輩的農耕故事,欲將祖輩的種地智慧拍攝成片傳承下去。
圖為視頻中沈林睿同學拜訪調研農戶沈林睿供圖
孫常洛同學在本次實踐中走進如皋大殷社區、方莊村的智慧生產線,親歷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圖為大殷社區、方莊村的智慧生產孫常洛供圖
陳沈莉同學在本次實踐過程中學習農事知識,親自投入勞作耕種。
圖為陳沈莉同學參與農業活動陳沈莉供圖
圖為陳沈莉同學收集的農耕故事陳沈莉供圖
走進田野鄉間。挖掘農耕文化與故事,既是傳承文化根脈的需要,也是助力鄉村產業升級、響應政策號召的重要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