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同語同音筑夢,同心同向鑄魂”桃源志愿服務團走進阿拉爾市桃園社區,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活動,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宣傳融入其中,吸引了社區各族居民積極參與。
活動現場,志愿者們通過多個互動環節激發居民學習熱情。在“詩詞共讀”區,志愿者帶領大家朗讀《靜夜思》《春曉》等經典唐詩,逐字糾正發音,講解詩句蘊含的文化內涵;“成語故事小課堂”上,用生動的動畫和通俗的語言講述“孔融讓梨”“愚公移山”等故事,讓居民在趣味中掌握成語含義及正確表達,現場笑聲不斷,互動氛圍熱烈。
“漢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每一個字都像一幅畫。”志愿者的話剛說完,便在白板上寫下一個“家”字,“大家看,‘家’字上面是‘宀’,像屋頂,下面是‘豕’,代表豬,古人認為有屋頂、有牲畜,就是溫暖的家。”她一邊講解漢字的構造和含義,一邊握著維吾爾族居民阿卜杜熱合曼的手,教他一筆一劃地書寫。
“漢字筆畫真多,比我們的文字復雜,但很有意思!”阿卜杜熱合曼看著自己寫得略顯歪斜的“家”字,不好意思地笑了。志愿者們早已準備好方格紙和毛筆,在“漢字書寫區”為居民們示范握筆姿勢和基本筆畫。
“以前總擔心說不好普通話,和鄰里交流偶爾有隔閡,今天跟著志愿者學了不少,還知道了好多傳統文化故事,特別有收獲。”社區居民拿著活動手冊,認真記錄著學到的新詞匯。志愿服務團負責人表示,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紐帶,后續將持續走進社區,通過更多貼近生活的形式,讓居民在學習普通話的同時,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共同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此次活動共服務社區居民60余人,發放普通話學習手冊和傳統文化宣傳資料100余份,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