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江蘇師范大學敬文書院“夢啟彩虹,童行未來”志愿者服務隊在南京市六合區竹鎮鎮民族小學開展了為期兩周的“五育協同、融合育心”為主題的關愛民族學生的支教活動。旨在通過多樣化的支教課程,促進鄉村兒童的全面發展和素質提升。支教課程涵蓋了文化、科學、藝術、體育等多個領域,通過互動式教學和實踐操作,讓孩子們不僅獲得了豐富實用的知識,更在活動過程中開拓了視野,激發了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一、德育潤心,播撒愛國種子五四之光,熠熠生輝。志愿服務隊巧妙借五四運動之歷史風云,以紀錄片為鏡,讓孩子們穿越時空,親歷先輩的愛國激情與壯志熱血。在角色扮演的舞臺上,孩子們化身為五四青年,以稚嫩之軀承載歷史之重,激情演講中盡顯壯志豪情,手繪報里繪就愛國情懷,每一筆都躍動著對先輩的敬仰與對未來的無限向往。
紅船輕搖,夢想揚帆。志愿者們以“紅船精神”為燈塔,引領孩子們探索黨的誕生地,通過生動的故事講述與珍貴的歷史影像,讓黨的初心使命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隨后,志愿者們深入淺出地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髓,結合國家日新月異的發展成就,點燃孩子們心中的愛國之火,激發他們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在熱烈的討論中,孩子們踴躍發言,分享個人夢想與對國家的美好憧憬,一顆顆愛國的種子在心田悄然綻放。
二、智育啟心,探索科學奧秘遨游宇宙,創想衛星。在太陽能衛星科普課堂上,孩子們借助多媒體遨游于宇宙奇觀,了解太陽能衛星的奧秘。隨后,在志愿服務隊的引導下,孩子們動手制作太陽能衛星模型,將廢舊物品變廢為寶,展現無限創意。
解碼世界,啟迪思維。數字與信息科普課程中,志愿者深入解析身份證編碼奧秘,讓學生領悟數字背后的信息世界。通過學籍號、書畫作品編碼等實踐活動,學生分組合作,親手設計編碼,不僅掌握了編碼原理,更激發了創新思維。視頻展示的車牌號、條形碼等多樣編碼應用,拓寬學生視野。
三、體育強心,揮灑運動激情太極韻動,身心共融。在《太極拳教學》課程中,志愿者們融合歷史講述與視頻展示,讓學生深刻理解太極拳背后的文化底蘊,隨后轉戰戶外,親身體驗起勢、野馬分鬃、白鶴亮翅等經典動作。讓同學們在體悟傳統武術的精髓的同時,強健體魄,培育文化自信。
綠茵夢想,足下生輝。服務隊精心設計了足球啟蒙課堂,通過系統教學引領孩子們踏入綠茵世界。課程不僅涵蓋足球起源、規則及技巧,還融入賽事介紹與球星勵志故事,激發孩子們對足球的無限熱愛。孩子們在互動中掌握傳球、射門等基本技能,更在團隊協作中學會互助與拼搏。
四、美育潤心,繪就創意畫卷匠心傳承,指尖生花。在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竇娟女士的引領下,孩子們不僅聆聽了
剪紙藝術的歷史淵源,更親手體驗了從選材到剪裁的全過程。一幅幅色彩斑斕、童趣盎然的剪紙作品在孩子們靈巧的手中誕生,夫子廟、中山陵等南京地標躍然紙上,展現出傳統與現代的完美融合。在
絨花文化體驗之旅中,小朋友們聆聽絨花歷史,學習“煉銅絲”、“打尖”等精湛工藝,更在志愿者的指導下,用扭扭棒親手創作色彩斑斕的小花。
山水花鳥,童繪華章。志愿者們系統介紹了花鳥畫的相關知識并通過多媒體展示《芙蓉錦雞圖》等經典之作讓孩子們近距離感受其藝術魅力;又分發《五牛圖》復制稿,引導孩子們細致觀察,培養從多角度欣賞藝術作品的能力。在對山水畫的教學中,從“青綠山水”到“沒骨山水”,志愿者們分類講解山水畫藝術特色,并現場演示超輕粘土制作山水畫元素,讓孩子們分組創作,親手觸摸傳統藝術的精髓。
五、勞育健心,培養動手能力手工筑夢,創意無限。志愿服務隊精心設計了“小吸管搭世界”創意課程。課程利用日常吸管,激發孩子們創造力與團隊協作能力。孩子們分組設計并搭建橋梁、城堡等作品,展現無限想象?;顒硬粌H鍛煉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更在勞動中培養了創新思維與團隊協作精神。
手動創想,VR啟航。志愿者們引領孩子們親手打造簡易VR眼鏡。通過搜集硬紙板、塑料片等簡易材料,將廢舊物品變身為探索虛擬世界的鑰匙。制作過程中,孩子們不僅鍛煉了動手能力,更在團隊合作中激發創造力,享受科技帶來的樂趣。獨特的科技體驗在他們的心靈種下了一顆顆探索未來的種子。
愛播春田,夢繪長空。“夢啟彩虹,童行未來”志愿者們以行動溫暖教育,展現知識溫情。孩子眼中求知光,映照未來夢;教室歡笑,織就團結和諧曲。此行筑夢階梯,也滋養志愿心田。愛心跨越山水,點亮民族學子心燈,共繪團結進步、教育均衡的絢麗畫卷,讓夢想種子茁壯成長,綻放獨特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