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科學子三下鄉:創傳承之思,延非遺之路 為創新啰兒調發展道路,傳承非遺文化。2024年7月22日,重慶人文科技學院“繞梁遏云“啰兒調“,非遺振鄉創新高”實踐團來到了石柱土家族自治縣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開展“創傳承之思,延非遺之路”實踐活動,深入了解啰兒調非遺文化發展道路。
探啰兒調發展,尋非遺之新路。實踐團成員采訪石柱文旅文化遺產科科長,深入了解啰兒調非遺文化發展現狀和難題。石柱文旅文化科科長指出,石柱政府雖舉辦了“非遺進校園”活動,并邀請了啰兒調傳承人對中小學生進行啰兒調非遺文化理論教育,但仍存在啰兒調知名度不高問題。

(圖為石柱文旅文化非遺文化科科長與實踐團成員探討啰兒調 聶煒嘉攝)
明非遺本質,創非遺新思。石柱縣文旅將啰兒調與現代音樂相結合,創新啰兒調演出形式,但失去啰兒調非遺文化本味,導致啰兒調宣傳效果不佳。石柱文旅文化非遺文化科科長指出,保持啰兒調非遺文化本真是創新啰兒調發展道路的基石。

(圖為石柱文旅文化非遺文化科科長與實踐團共同鑒賞啰兒調 聶煒嘉攝)
從實際出發,創新非遺發展道路。石柱文化非遺文化科科長與實踐團成員初步達成一致,在啰兒調發展過程中缺乏人才資源,可以將高校人才資源與政府平臺資源相結合,共同推進啰兒調非遺文化發展,實現互利共贏。

(圖為實踐團與石柱文旅文化非遺文化科科長合影 周慶瑩攝)
通過此次訪談交流,實踐團成員加深了對啰兒非遺文化發展的認識,深刻感受到啰兒調非遺文化發展的重要性,并為啰兒調非遺文化發展提供了新道路。
供稿人:周慶瑩 聶煒嘉 張思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