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林學院赴合陽縣傳統村落實踐團的三下鄉團隊調研中國北方陜西省渭南市合陽縣,一個擁有深厚歷史底蘊的國家級傳統村落——靈泉村。團隊成員們深入村落,對這里的歷史文化和保護發展現狀進行了全面考察,走訪村內以留守老人和工作民工,探索傳統村落在現代社會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走進村落,感受歷史
2024年8月3日,團隊一行三人實地走訪靈泉村。靈泉村以其獨特的古建筑群和豐富的文化遺產備受矚目。城門上斑駁的銹跡,無聲地述說著歷史的滄桑,城門左側土石結構上的“中國傳統村落”字樣,彰顯了這個地點的文化價值。門內上方“笏柱西爽”的字樣,傳達了一種超脫閑適的生活境界,與古代文學中的隱逸思想相呼應,而“中國傳統村落”的字樣則彰顯了這個地點的文化價值。
圖為中國傳統村落標志。李雅楠供圖
圖為笏柱西爽標志。李雅楠供圖
感受聆聽,故事歷史
在探訪過程中,很榮幸遇到了一位獨自在門口乘涼的老爺爺,他熱情的邀請我們到他家里去參觀欣賞他家的古建筑,還分享了古建筑背后的家族故事和生活智慧。爺爺告訴探訪者,房子建于光緒28年,房梁上不僅有房子的建筑日期,還刻寫著家族訓誡,“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但村內老建筑在六七十年代革命期間被破壞的很嚴重,目前村內老建筑大部分被賣出去了,且基本不再住人,后輩和年輕人都搬遷到外村,并大多前往外地打工,村內還在居住的房子和部分政府支持的房子被推倒重建,但是老人們認為新房子的居住條件較老房子相比有些方面稍差。爺爺們回憶著說,木質結構的房子雖然不結實,但是透氣性好,住著舒服。
對話中,村民們表達了對傳統村落未來發展的關注與期待,他們普遍認識到保護與發展之間的平衡重要性,并希望村子能在保留歷史風貌的同時,提升生活品質和經濟發展水平。
此次三下鄉活動不僅讓團隊成員深入了解了靈泉村的歷史文化和保護發展現狀,也為傳統村落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靈泉村將成為展示中國傳統文化與鄉村復興相結合的典范。(通訊員 沈齊美)
圖為探訪者與村民合照。李雅楠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