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塔里木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凝心聚力奮進新征程,攜手同心共圓中國夢”胡楊學子社會實踐宣講團走進三五九旅紀念館,持續深入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學子們以實際行動踐行胡楊精神,為紅色文化傳承注入蓬勃青春動能。
一、精研細作,當好紅色故事“宣傳者”
宣講團成員聚焦老兵講解員的演示需求,對講解PPT進行了系統性優化。他們深入研讀館內珍藏史料,結合展館展陳邏輯,從嚴謹的視角梳理歷史脈絡。優化后的PPT既保留了歷史厚重感,又增強了視覺吸引力,使老兵講述的崢嶸歲月更易引發共鳴,成為弘揚紅色故事的“可視化助手”。

圖為宣講成員優化PPT
二、悉心陪伴,做好紅色研學的“護航者”
針對當日參與研學的小學生群體,宣講團成員將重心放在秩序維護與活動協助上,為研學活動的順暢開展筑牢保障。這種扎實的陪伴與協助,讓紅色研學在有序中推進,讓紅色故事在專注中傳遞。

圖為宣講團成員協助研學維護研學秩序
三、精心布置,當好紅色陣地的“守護者”
清晨,宣講團成員便忙碌于紀念館各處,清掃研學基地至一塵不染,在休息區整齊擺放研學伴手禮,調至暖黃的燈光烘托歷史厚重感,還為學生們提供貼心指引與幫助。細致布置既守護了紅色陣地的莊嚴,也添了份人文關懷的溫度。

圖為宣講團成員布置會場
四、活動總結
此次實踐中,宣講團成員不僅在與歷史的對話中深化了對三五九旅紅色文化的理解,更用專業能力和青春熱情證明,紅色傳承不是簡單的復述,而是用當代青年的語言和行動讓歷史“活”起來。如今,他們穿梭在展區間的身影,已成為紀念館里一道兼具朝氣與敬意的獨特風景,彰顯著塔大化工學子傳承紅色基因、擔當時代使命的青春答卷。
文稿|蔡超杰
攝影|蔡超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