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至8日,廣州東華職業學院“梅夢成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奔赴梅州市大埔縣青溪鎮,以“校地共建”為抓手,開展紅色文化調研、直播助農實踐、應急安全科普等系列活動,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動能。此次活動是廣東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生動實踐,也是高校青年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號召的鮮活注腳。
政校聯動:共筑鄉村振興“青春矩陣”
在青溪鎮鎮政府舉行的共建儀式上,校地雙方簽署協議,掛牌成立“百千萬工程工作站”和“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大埔縣青溪鎮黨委委員張科高度評價突擊隊的行動:“這支隊伍精準對接了‘百千萬工程’中產業興村、城鄉融合的需求,為鄉村發展提供了智力和技術‘雙支撐’。”廣州東華職業學院數智經貿學院黨總支書記陳少敏介紹,團隊由電子商務、應急救援等專業師生組成,依托學校“全國急救教育示范基地”和“高水平專業群”優勢,將為青溪鎮量身定制“紅色文旅推廣”“應急安全賦能”等特色服務。
(圖為突擊隊與青溪鎮政府開展座談會)
(圖為突擊隊指導老師與青溪鎮代表進行授牌)
紅色鑄魂:行走的黨課擦亮初心
突擊隊將主題教育課堂搬到田間地頭。在葉劍英元帥紀念館,隊員們通過珍貴文物和影像資料,重溫革命先輩的崢嶸歲月;在棣萼樓紅色遺址,學生黨員們以無人機、攝像機記錄歷史風貌,為后續制作紅色文旅宣傳片積累素材。“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面對黨旗,隊員們重溫入黨誓詞,誓言鏗鏘。此外,團隊還與當地黨群服務中心、志愿協會開展黨建共建,聆聽老黨員講述扎根基層的故事,在“沉浸式”學習中厚植家國情懷。
(圖為突擊隊在葉劍英紀念館參觀學習)
創新實踐:直播電商激活鄉村“造血”功能
如何讓青溪鎮的特色農產品“出圈”?突擊隊探索“紅色文旅+直播電商”新模式,分發揮電子商務和市場營銷專業優勢,積極探索"紅色文旅+直播電商"的助農新模式。隊員們深入田間地頭,走訪當地農戶和合作社,詳細了解蜜柚、茶葉等特色農產品的種植、加工和銷售情況。"我們家的茶葉品質很好,但就是賣不上價錢,主要靠商販上門收購。"一位茶農向隊員們傾訴道。針對這一情況,市場營銷專業的李同學立即給出建議:"可以考慮打造品牌故事,突出產品的綠色有機特色,同時通過短視頻平臺進行推廣。"
在調研基礎上,突擊隊制定了詳細的直播助農計劃:一方面組織專業拍攝團隊為農產品制作宣傳素材;另一方面培訓當地青年掌握直播帶貨技能。電子商務專業的梁院長表示:"我們不僅要'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幫助當地培養自己的電商人才。"
(圖為突擊隊隊員為茶農宣傳直播電商)
應急護航:構建鄉村安全防護新體系
作為廣東省少數開設應急救援技術專業的高職院校,廣州東華職業學院充分發揮在應急救援領域的專業優勢,為青溪鎮送去實用的安全知識和服務。應急救援專業的師生們深入社區、學校,通過理論講解和實操演練相結合的方式,向政府人員與村民普及心肺復蘇、創傷包扎等急救技能。隊員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生動形象的演示,向村民講解防溺水、防火等安全知識。
(圖為突擊隊成員在進行應急救援宣講)
時代回響:青春汗水澆灌振興之花
當前,“百千萬工程”正在南粵大地如火如荼推進,高校青年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生力軍。廣州東華職業學院以“三下鄉”為契機,推動教育鏈、人才鏈與鄉村產業鏈深度融合。隊員們表示,此次實踐既是一次專業能力的“實戰檢驗”,更是一堂深刻的思想教育課。未來,團隊將持續跟蹤青溪鎮發展需求,讓“梅夢成真”的篇章在鄉村振興的廣闊天地中續寫新章。
(通訊員 黃錦媚 朱鉆慧 李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