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引導青年學生深入基層、扎根一線,提升專業認知,增強服務社會的能力,7月12日,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大學電氣工程學院“秦工薪火”實踐團走進咸陽市興平市冉莊村,開展了一場以“安全用電與用電環境調研”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此次活動以實地走訪與問卷調研相結合的形式,深入了解農村家庭電器使用現狀及存在的用電問題,為后續精準服務提供數據支持和實踐方向。
活動當天,實踐團成員早早來到村廣場,分組開展調研任務。在入戶過程中,隊員們一邊發放調查問卷,一邊與村民進行面對面交流,圍繞“家用電器使用頻率”“常見故障類型”“夏季用電高峰期的用電負擔”等方面進行詳盡詢問。許多村民反映,家中電器老化現象普遍,尤其是空調、電風扇等制冷設備運行效果差,影響了夏季生活質量,但維修難、成本高,使得這些問題長期未得到有效解決。
除了采集數據,實踐團還主動為村民科普基本的用電常識和節能方法。“插座不能插得太滿”“長時間不用的電器要及時斷電”“定期檢查電線老化情況”等溫馨提示得到了村民們的積極反饋。不少村民表示,這樣的調研既實用又貼心,希望今后能多一些類似活動。
針對村內行動不便的老人,實踐團還特設了“入戶走訪小組”,上門了解他們的用電情況,并記錄他們對家電服務的個性化需求。這一做法充分體現了團隊的人文關懷精神,也體現了新時代大學生將服務融入實踐、將責任化為行動的擔當意識。
本次調研活動不僅為鄉村居民送去用電知識,也為學生提供了一次貼近實際、服務民生的寶貴經歷。隊員們紛紛表示,唯有走進群眾、了解基層,才能真正理解專業的社會價值。未來,他們將繼續以青春之名,承擔時代之責,用實際行動回應人民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