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材學致博黨支部的博士生黨員們,懷揣著“材料鑄魂,航空報國”的熾熱情懷,踏入了中國航空工業的心臟地帶——西安閻良。在被譽為“中國航空城”的這片熱土上,他們將目光聚焦于西安閻良航空科技館,以材料學子的獨特視角,探尋支撐大國重器翱翔藍天的“硬核”密碼。

步入科技館的宏大空間,一部濃縮的中國航空奮斗史在眼前鋪陳。從篳路藍縷的創業印記,到威震長空的“鯤鵬”運-20、“飛鯊”殲-15等國之利器的模型陣列,再到昭示未來的概念飛行器,每一幀畫面都激蕩著自主創新的澎湃力量。博士生黨員們并非普通的觀眾,他們以“材料顯微鏡”般的專業目光,細細審視著那些龐然大物的“筋骨”:機身蒙皮的光澤與紋理,發動機葉片的精密與堅韌,起落架材料的厚重與承重極限……每一次駐足,都加深著他們對“一代材料,一代裝備”這一鐵律的切膚認知。

在航空材料專題展區,材料演進的脈絡清晰可見。從木質蒙皮的輕盈脆弱,到現代高性能鋁合金、鈦合金的剛柔并濟,再到復合材料在大型客機主承力結構中的驚艷亮相,材料的每一次躍升都驅動著航空器性能的跨越式發展。

此次閻良之行,是材學致博黨支部深化“黨建+科研報國”理念的生動實踐。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精準對接博士生黨員的科研方向與國家重大戰略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