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阡陌青苗”實踐隊以“才智播種鄉村夢,強農報國促振興”為主題,赴河北省衡水市景縣開展為期4天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團隊依托多專業融合優勢,通過“調研診斷+實操助力+成果轉化”的實踐模式,將經濟管理專業知識轉化為鄉村產業發展的“金鑰匙”,為鄉村振興注入智力新動能。
景縣作為全省產糧大縣和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現代農業產業蓬勃發展。實踐隊聚焦當地特色農業園區,首站與景縣農業農村局召開座談會,詳細了解縣域農業產業布局、政策支持體系及發展瓶頸,確定了凱駿農業示范園、增碩農業生產基地兩大實踐陣地——前者的“種植+采摘+養殖+觀光”模式與后者的“魚菜共生”智慧系統,恰好為經管學科提供了鮮活的實踐樣本。
在增碩農業生產基地,團隊圍繞魚菜共生系統的運營模式與董事長張建輝展開深度座談,通過檢測水體pH值、氨氮含量和實踐勞動,結合“循環經濟”理論分析系統運營效率,各專業學子充分發揮專業所長為企業算好“成本賬”和“生態賬”。針對“鱸魚電商物流成本高”“品牌知名度不足”等痛點,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學生提出“直播帶貨+區域冷鏈合作”方案為拓寬市場渠道出謀劃策。
在凱駿農業示范園,一部分學生與基地負責人進行訪談,用成本核算知識梳理“每顆草莓的成本構成”;另一部分則參與育苗育種,體會精細化管理對效益的影響。
實踐期間,團隊還深入凌莊、馬賈莊等村莊,針對農村閑置宅基地利用情況開展了問卷調研與實地走訪,并根據調研結果梳理出了利用建議,為當地閑置宅基地的流轉利用提供了經管智慧。實踐隊員們還走上街頭開展環保科普,將“生態賬”理念融入宣傳手冊,進一步助力綠色農業理念傳播。
在增碩農業生產基地召開實踐成果總結座談會,學院黨委副書記高強一行與景縣農業農村局領導、基地負責人聽取了實踐團隊的成果總結匯報,對實踐團隊的成果給予高度肯定,并就下一步深入合作進行了探討。
此次暑期社會實踐將經管專業知識與鄉村振興需求深度對接,讓學子們在算清“四本賬”的過程中,既錘煉了專業技能,更堅定了“強農報國”的信念。“阡陌青苗”團隊以智賦能,用青春行動書寫著經管學子服務鄉村振興的答卷,讓專業智慧在田野間生根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