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疆學子共探湖湘文化 三下鄉實踐架起文化交融橋梁
(通訊員:張季萍 李賀妍 胡蝶)2025年7月14日,湘潭大學學生工作部赴新疆吐魯番民族團結實踐團為了解并挖掘湖湘文化,走進齊白石紀念館、湘潭文廟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

圖為三下鄉團隊于湘潭大學出發前拍攝圖片
調研團隊首先來到了齊白石紀念館,團隊成員駐足于《蝦》《荔枝》等經典畫作前,通過講解員講述的“木匠到大師”的人生軌跡,感悟白石先生筆墨簡練卻意境深遠的花鳥畫,體味老一輩藝術家的拳拳愛國情。美術專業的阿依努爾說:"齊白石教會我,民族的也可以是世界的。我要把這種水墨意境帶回新疆的壁畫創作中。”

圖為三下鄉團隊成員欣賞齊白石《蝦》圖
團隊成員還對同樣在現場參觀的新疆同胞進行了簡短的采訪,他們表示,通過實地探訪齊白石紀念館,他們對湖湘文化的理解從“辣”和“毛主席”的標簽化認知,深化為對其藝術精神和教育傳統的領悟。

圖為三下鄉團隊參觀齊白石紀念館圖片
離開齊白石紀念館,調研團隊成員們來到始建于南宋的湘潭文廟,學習了文廟的歷史沿革、建筑特色及古代科舉制度的相關知識。湘潭文廟不僅是作為古代學子求學之地,還在革命時期發揮過重要作用,團隊成員們欣賞著大成殿內的孔子像和禮器陳列,對儒家尊師重道的傳統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

圖為三下鄉團隊參觀大成門
在整個調研過程中,調研團隊成員積極主動,不僅僅滿足于觀看,更積極與館內專家、當地文化工作者乃至熱情的當地湘潭市民交談,從他們或嚴謹或質樸的講述中,捕捉到了更接地氣、更為生動的湖湘文化細節。
團隊成員徐東亮表示,此次團隊調研實踐為后續打造"湘韻潤邊疆,疆聲匯中華"文化交融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通過沉浸式體驗和互動交流,成員們不僅積累了鮮活素材,更增進了對多元文化的理解,為促進民族交融、共繪民族團結同心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