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電(通訊員肖云熙、劉雨鷺、鐘志清、張睿喆、溫英福)為深化黨史學習教育,傳承紅色基因,7月10日上午,南昌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三灣長存,吉安永新”紅色走讀實踐隊抵達吉安市井岡山革命圣地,正式開啟“尋蹤紅色地標·賡續精神血脈”主題活動第一日行程。
(圖為實踐隊伍抵達井岡山合影)
博物館中見星火
首先,隊員們來到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系統了解了中國共產黨創建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崢嶸歲月。館內,毛澤東撰寫《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時使用的油燈和硯臺,都在無聲地訴說著微弱燈光下誕生的真理光輝。參觀結束后,隊員們互幫互助,鄭重地在隊服上印下井岡山特色革命印章,讓紅色印記伴隨青春征程。
(圖為實踐隊伍抵達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合影)
(圖為實踐隊員聆聽講解員講述革命往事)
舊居深處悟艱辛
踏入茨坪毛澤東舊居,低矮的房檐、簡陋的桌椅瞬間將隊員們帶回革命先輩的艱苦歲月。舊居小院內,數棵歷經風雨的柿子樹與楊梅樹依然枝繁葉茂。隊員們小心采集枝葉標本,隊長鐘志清說道:“這些樹木見證過領袖挑燈夜讀的身影,我們把它們制成標本,融入紅色手帳創作,讓革命記憶與自然生命一同延續。”通過觸摸粗糙的土墻、觀察簡樸的生活用具,隊員們對“一根燈芯”背后的艱苦奮斗精神有了具象認知。與今日優渥環境的鮮明相對比,這種于方寸陋室間迸發的思想光芒與精神豐盈,讓艱苦奮斗的時代價值愈發清晰可感。
(圖為實踐隊員參觀時拍攝的毛澤東舊居)
(圖為實踐隊員識別植物并采摘標本)
當晚,實踐隊在駐地舉行分享會,圍繞"井岡山精神與當代青年使命"展開熱烈討論。隊員們結合日間所見所聞,暢談對理想信念、艱苦奮斗的理解。大家一致表示,要將井岡山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為次日的祭奠與研學活動積蓄精神動力。首日的紅色之旅,讓實踐隊員們深刻體會到信仰的力量和使命的重量。在接下來的行程中,他們將繼續追尋革命足跡,讓紅色基因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