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鄉村振興的時代召喚,讓青春力量在鄉村發展的沃土中扎根生長,7月8日清晨,臨沂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求實·筑夢,相約基層”實踐隊迎著朝露,奔赴臨沂市莒南縣筵賓鎮后新莊,正式開啟2025年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他們以體育為靈動紐帶,攜真情作溫暖橋梁,在這片孕育著希望的土地上,譜寫青春與鄉村雙向奔赴的動人篇章。
(該圖為實踐隊員到達后新莊)
初至村落,明確服務方向
甫抵后新莊,省派第一書記閆俊范便為實踐隊鋪開一幅立體的村莊長卷——從人口結構的流轉脈絡到產業發展的鏗鏘足音,從文化傳承的千年根脈到民生需求的細微褶皺,句句箴言為實踐隊的服務之路精準導航。隊員們迅速沉潛下心,將體育專業的靈動與鄉村的實際需求巧妙編織,誓要為這片土地上的村民,尤其是純真的孩子們,送去既有干貨又飽含溫度的知識甘霖。
(該圖為實踐隊員對接工作,了解后新莊基本情況)
回望歷史,筑牢精神根基
為觸摸鄉村歷史的脈動,實踐隊走進山東省青年革命運動史展館。苗翠光書記以“勇立潮頭、血染山河、革命到底、激情奮進、放飛夢想”為主線,將山東青年在時代長河中的擔當娓娓道來,尤其聚焦沂蒙青年用熱血染紅山河的壯烈篇章。那段鐫刻著赤誠與無畏的奮斗史詩,讓隊員們深刻體悟到沂蒙精神的千鈞重量,更讓“以青春之我振興鄉村”的使命在心中灼灼燃燒。
(該圖為實踐隊員走進山東省青年革命運動史展館)
課堂傳智,助力童心成長
白日的后新莊,因實踐隊的到來洋溢著勃勃生機。多元公益課堂如一扇扇窗,為孩子們打開新世界的大門:體育知識課上,趣味體能訓練與團隊協作游戲相映成趣,在奔跑跳躍間強健體魄,更讓合作的種子悄然發芽;手工折紙與繪畫課上,彩紙在指尖翻飛成蝶,顏料在畫布暈染成詩,鄉村的童趣在靈動的指尖與斑斕的畫筆下肆意綻放;小學生自救知識的傳授,如為孩子們披上隱形鎧甲,筑牢安全成長的防線;普通話教學則像架起一座七彩橋,讓鄉村的聲音能自信地飛向更遠的天地。
這些課程,是知識的涓涓細流,更是夢想的燎原星火。當看到孩子們從羞澀低頭到用普通話侃侃而談畫作里的奇思,從獨自奔跑到在運動中相扶相持,隊員們深知,這不僅是技能的習得,更是為每一顆童心插上向光生長的羽翼,讓鄉村孩子的未來如星河般璀璨。
(該圖為實踐隊員與孩子們繪畫課成果展示)
走訪互動,匯聚振興溫情
實踐隊還循著田埂與炊煙,深入村莊的每一個角落。與村民圍坐閑談,時光在家長里短中緩緩流淌:聽老人講村莊的陳年舊事,歲月的溝壑里藏著永不褪色的根脈;聊起村子的日新月異,老人眼角的笑紋里盛著滿溢的欣慰與對未來的灼灼期盼。和大爺共擂震天鑼鼓,與大媽同跳歡快舞蹈,鼓點與舞步交織成城鄉交融的溫情樂章,也成為隊員們融入鄉村、讀懂鄉村最生動的注腳。
這一次次促膝長談,一幕幕溫情互動,讓隊員們頓悟鄉村振興的深層密碼——不僅要讓物質生活如芝麻開花節節高,更要守護文化的薪火相傳,凝聚民心的脈脈溫情,讓鄉村既有拔節生長的“筋骨”,更有溫潤人心的“魂魄”。
(該圖為晚上廣場活動實踐隊員與村民大合影)
臨沂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的“三下鄉”實踐,是青春力量投身鄉村振興的生動注腳。那些在操場上躍動的身影、課堂里綻放的笑顏、庭院中流淌的笑語,早已化作后新莊夏日里最鮮活的印記。當體育的活力浸潤鄉土,當青春的熱忱擁抱鄉音,這場雙向奔赴的旅程,不僅為鄉村振興注入了蓬勃的青春動能,更讓每一位參與者讀懂:振興的密碼,藏在孩子們渴望的眼眸里,寫在村民們舒展的眉頭上,融在城鄉交融的溫情里。而這,正是“三下鄉”實踐最動人的回響——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讓鄉村的明天,在一代代人的接力中,愈發蓬勃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