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外國語職業技術大學國際商學院“智播田園”志愿服務團在東營市廣饒縣大王鎮大王西村正式啟動2025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項目。這支由12名大學生組成的團隊,以“科技助農、直播賦能”為核心,通過智能農具教學和電商直播等創新形式,為當地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力量。
在項目啟動儀式上,團隊成員們精神飽滿,熱情洋溢。項目負責人呂玥言同學介紹了本次實踐的目標與規劃:“我們希望通過‘設備到田、培訓到人、賣貨到戶’的服務模式,幫助農戶掌握智能農具操作技能,同時通過直播電商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切實助力農民增收。”團隊成員們身著統一的隊服,展示了精心設計的項目LOGO和口號,展現了當代大學生助力鄉村振興的堅定決心。
隨后,團隊分組展開行動。在“科技助農新‘器’象”板塊中,成員們為農戶帶來智能農具手把手教學。他們編寫了方言版培訓教材,通過理論講解和實操演示,幫助農戶快速掌握物聯網設備的使用技巧。農戶們紛紛表示:“這些大學生講得通俗易懂,讓我們對高科技農具不再陌生。”
在“直播賦能,助農增收”板塊中,團隊成員搭建了田間直播間,通過“云采摘”“廚房場景”等創新形式,生動展示當地農產品的特色與優勢。電子商務專業的李青孜同學擔任主播,她熟練地與觀眾互動,詳細介紹產品的種植過程和品質特點。首場直播便吸引了數千人觀看,銷售額突破萬元,為農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團隊還得到了國際商學院輔導員楊娜老師的全程指導。楊老師表示:“這次實踐不僅是一次科技助農行動,更是一堂生動的思政課。學生們在服務中增長了才干,也深刻體會到了鄉村振興的重要意義。”
據了解,團隊在接下來的一個月里,還將開展“新農人主播訓練營”、農產品品牌打造等活動,并建立長效幫扶機制,確保項目成果可持續。
“智播田園”志愿服務團的實踐行動,展現了當代大學生將專業知識與社會需求相結合的創新精神,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數字化新動力。在他們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農戶將搭上科技快車,走向共同富裕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