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講知識筑防線,守護幼苗共成長——成都理工大學文法學院(紀檢監察學院)組織暑期社會實踐團隊赴安康社區開展志愿服務活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親切關懷青少年健康成長。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實落實《關于做好預防少年兒童遭受性侵工作的意見》,聚焦青少年兒童安全成長需求,切實提升未成年人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著力推動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走深走實,筑牢預防性侵害安全防線,7月下旬,成都理工大學文法學院(紀檢監察學院)“薪火童行青春志,法護心康筑未來”社會實踐團隊前往安康社區開展以“宣講知識筑防線,守護幼苗共成長”為主題的宣講活動,為孩子們送去特殊關愛與呵護,更好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01安全教育進社區,護苗成長潤童心
愛心守護成長,知識筑牢防線。為以實際行動彰顯青年大學生積極踐行兒童優先和兒童友好理念,社會實踐團隊宣講員楊昕為安康社區的小朋友們帶來一堂生動實用的自護教育課。課程充分考慮孩子們的認知特點和年齡水平,以親切溫暖、循循善誘的方式,系統講解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識和防性侵知識,幫助孩子們樹立好自我保護意識,掌握應對潛在危險的方法,為小朋友們的健康成長撐起了一把堅實的“保護傘”。
漫畫圖解識隱私,身體主權記心間。課程伊始,楊昕小老師通過“你說我指”游戲讓小朋友們迅速融入課堂氛圍;緊接著借助生動有趣的兒童漫畫圖,引導小朋友們清晰認識身體隱私部位,楊昕小老師重點提醒“背心短褲覆蓋的地方,別人不能隨便摸,也不能隨便看”。小朋友們積極上臺互動,深刻認識到了保護自身隱私部位的重要性,學會了愛護和尊重自己與他人的身體,將“我的身體我做主”的觀念根植于心。
明辨是非防侵害,法律知識護成長。小老師深入淺出地講解了性侵害的三種常見形式:一是不當觸碰隱私部位,二是受迫觸碰他人隱私,三是強迫暴露或觀看隱私,并特別提醒小朋友們:“熟人也可能傷害你,一定要提高警惕!”隨后著重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相關條款,特別闡釋了法律對14歲以下兒童的特殊保護,并將法律知識轉化為孩子們“聽得懂、記得牢”的自我保護口訣,幫助孩子們清楚認識到法律是捍衛自身權益的有力武器。
情景模擬巧應對,遇險不慌有良方。為充分調動孩子們積極性,讓原本羞澀難懂的知識變得易于接受,小老師巧妙運用情景模擬、互動問答等教學方式,引導小朋友們親身體驗危險情境,輕松掌握安全自護技能:一是在公眾場合遭遇危險時,能夠勇敢大聲呼救"我不認識你,不要碰我"等警示用語,并立即向周圍大人尋求幫助;二是若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則遵循"冷靜周旋-伺機逃脫-默記特征-巧留線索"的脫險策略,時刻牢記生命安全最重要。孩子們在演練中學會靈活運用知識,提升了在真實情境下的自我保護能力,真正實現了從“知道”到“做到”的認知提升。
安全知識牢記心 健康成長勇前行。“今天我學到了很多保護自己的重要知識,以后我面對危險再也不害怕了,因為有很多人都在關心著我們。我要把這些安全知識告訴我的好朋友們,讓他們也學會保護自己。”活動結束后,小朋友們紛紛分享了自己的學習收獲。通過本次愛的教育,小朋友們學會了保護自己,關愛他人,深刻認識到生命的可貴,真切體會到社會關愛的溫暖力量,更讓他們萌生了對生活的熱愛。
02同心育苗護未來 攜手成長伴童行
關愛每一位孩子,守護每一株幼苗,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唯有全民關愛,以“培土護苗”的耐心、“聚木成林”的恒心,將安全教育融入日常,共同筑牢守護兒童健康成長的堅固防線,才能讓每一株幼苗向陽而生、茁壯成長。在推動新時代兒童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社會實踐團隊將牢記囑托,勇擔使命,用“大手”緊緊牽住“小手”,做好兒童成長的引路人、兒童權益的守護人、兒童未來的筑夢人,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關愛服務工作,讓每一個少年兒童努力成長為堪當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大任的棟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