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傳承賡續紅色基因,弘揚新時代“兩彈一星”精神,點燃雪域學子的科技報國熱情。近日,蘭州理工大學紅柳星火“兩彈一星”精神宣講團走進位于祁連山下的天??h第一中學,用一場集“精神引領+知識科普+科技實踐”的立體化宣講,為當地學子們打造了一堂兼具思想深度與互動趣味的“行走的思政課”。
圖為宣講團成員與天??h第一中學師生合影
精神引領:一堂融合科技與理想的青春課
宣講團以“核能科技70年”為脈絡,系統梳理了中國核工業從“跟跑”到“并跑”再到“領跑”的發展歷程。“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到‘華龍一號’并網發電,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用智慧和汗水鑄就了國家能源安全的‘壓艙石’。”宣講團成員結合核輻射原理、核能安全應用等知識,將抽象的科學概念轉化為生動的“科技故事”,讓現場師生在歷史與現實的交匯中,深刻感悟“兩彈一星”精神中“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內核。
圖為宣講團成員講解核能科技發展歷程
實踐互動:模型與對話中播撒科學種子
在互動環節,宣講團成員們帶來了航模飛機、四旋翼無人機和各斗機器人模型。“原來遙控飛行背后的原理是這樣的!”、“機器人的搏斗是怎么實現的?”同學們圍攏在模型前,志愿者們耐心解答同學們的問題,講解模型的原理。“原來課本里的物理知識能這樣應用到實際!”一位參與模型操作的同學興奮地說。此次互動,是“兩彈一星”精神的生動詮釋,更在雪域少年的心中深深埋下了探索真理、勇攀科技高峰的火種。

圖為同學積極舉手體驗科技模型
信念傳承:小小宣講員講述新時代擔當
在“小小宣講員”環節,天祝一中的學子自信地走上講臺,結合所學知識與宣講內容,暢談對核能科技未來的暢想。“我憧憬著可控核聚變照亮萬家燈火的未來”、“小型模塊化反應堆或將成為偏遠地區能源困境的福音。”同學們從技術突破談到應用前景,從解決能源危機暢想到守護綠水青山,青年學子的思考與表達,展現了“兩彈一星”精神在新時代的青春延續。
圖為同學分享對未來核能發展的見解
從課堂上的精神洗禮到實踐中的科學探索,此次活動不僅推動了“兩彈一星”精神在雪域學子心中扎根生長,更展現了新時代青年學子傳承紅色基因、服務地方發展的青春擔當。未來,紅柳星火宣講團將繼續創新宣講模式,激勵更多的青少年傳承偉大精神,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