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7月14日,河北工程大學機械與裝備工程學院組織師生代表赴石家莊市井陘縣井陘窯博物館開展文化傳承實踐活動。學院團委書記馮澤、團委輔導員王一琳、郭之慧帶領青年學生干部,通過實地參觀、非遺體驗等方式,深入了解千年井陘窯文化。
實踐隊員們滿懷期待地踏入井陘窯博物館,瞬間就被館內琳瑯滿目的豐富藏品深深吸引。館內整齊陳列著北齊、隋、唐、宋、金、元等多個朝代的井陘窯瓷器,每一件瓷器都宛如一位歷史的使者,靜靜訴說著往昔的故事,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與文化。從工藝精湛、質地純凈的白瓷,到運用獨特裝飾技法戳印點彩、別具一格的器物,成員們一邊欣賞,一邊不禁為古代工匠巧奪天工的高超技藝發出陣陣驚嘆。博物館內詳細的文字介紹,如同一位位無聲的講解員,耐心地為大家講述著背后的歷史;生動的圖片展示,更是將過去的場景鮮活地呈現在眾人眼前。在它們的引導下,大家逐步厘清了井陘窯的發展脈絡。井陘窯雖地處太行山深山區,環境相對閉塞,卻能博采眾長,積極與邢窯、定窯等窯口交流互鑒,在不斷吸收融合中持續發展,最終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內涵。
走出博物館后,實踐隊員們馬不停蹄地來到了南橫口村。這里不僅是井陘窯的主要窯址之一,更是充滿韻味的陶瓷水鎮所在地。踏入古色古香的街巷,用廢棄匣缽堆砌而成的墻體隨處可見,在陽光的照耀下,這些墻體閃爍著金黃色的光芒,獨特的“黃金匣缽墻”成為當地一道別具一格、令人過目難忘的標志性景觀。實踐團成員們還幸運地目睹了匠人師傅們古法燒制和手工拉坯的成果,近距離感受到傳統技藝的獨特魅力與強大生命力。
此次實踐活動,師生們在井陘縣窯博物館及周邊區域深度探尋井陘窯文化,在欣賞非遺展演、實地參觀的過程中,心靈受到強烈震撼,進一步增強了歷史自信與文化自信。他們紛紛表示,會將此次實踐中的所學所思帶回校園,積極傳播給更多同學,努力讓古老的井陘窯文化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絢爛奪目的光彩,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貢獻屬于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