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晚,遵義市播州區泮水鎮文化廣場上歡呼聲此起彼伏。鎮里第三屆“八一”建軍杯籃球對抗賽正進行到關鍵賽點,藍隊剛剛以一記漂亮的三分球將比分追平,場外觀眾的吶喊聲連綿不絕,然而隨著裁判吹響中場休息的哨聲,貴州大學博士村長“老有所養,和諧共樂”實踐隊的5名研究生同學化身“反詐宣傳員”,為數百名觀眾帶來了一場生動實用的防詐騙知識宣講,將安全意識的種子播撒在基層群眾心中。
籃球賽邂逅反詐課:接地氣的宣傳新形式 當晚的籃球賽是泮水鎮夏季文化活動的重頭戲,吸引了周邊村鎮千余名群眾前來觀看。利用中場休息的時間,實踐隊成員法學院研究生李常娜站上了臨時搭建的舞臺,通過“案例分析+方言互動”的形式,揭露刷單返利、保健品詐騙、虛擬網絡貸款、直播打賞等等常見騙局。“鄉親們,天上不會掉餡餅,但地上可能會挖陷阱”,李常娜用貴州方言說得引得大家哈哈大笑,但是隨后講的受騙者的慘痛案例又不禁讓大家都陷入了深思。
圖為:貴州大學博士村長“老有所養,和諧共樂”實踐隊在泮水文化廣場開展反詐宣傳活動
聚焦“一老一少”:定制化宣講顯實效 針對鄉鎮留守老人和未成年人居多的特點,團隊專門設計了一對一答疑環節。實踐隊成員經濟學院研究生曹萍手持宣傳單,走到觀眾席中為老人講解“如何識別假醫保短信”;其他隊員則用“游戲皮膚詐騙”案例提醒學生群體。“原來免費領皮膚要輸密碼的都是騙子!”12歲的小觀眾劉坤恍然大悟。
隨著下半場籃球賽的哨聲響起,這場短暫卻充實的反詐課堂落下帷幕。離場時,不少觀眾仍然在附耳討論著如何預防詐騙的相關內容,賽場的主辦方也對貴大學子表示深深的感謝。本次實踐隊團隊負責人表示,后續將繼續下鄉持續推送反詐資訊,讓這場“中場休息”的宣傳產生長久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