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迪心靈:廣東工業大學'青春筑夢'
照亮河源未來
“天真爛漫,總是對新事物充滿好奇。”這是步入河源的大學生志愿者對東源縣孩子們的初印象。7月21日,廣東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青春筑夢·‘計’創未來”暑期社會實踐團走進河源市東源縣新華書店開展三下鄉義教活動,點燃學生智慧的火焰,為公益課堂注入新活力。此次教學活動通過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育五大板塊,為當地少年兒童帶來了一場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體驗,旨在啟迪心靈,照亮未來。
德育:傳承紅色基因,講述革命故事
活動的第一站是德育。團隊成員精心準備了紅色故事,通過生動的講述,讓孩子們了解西柏坡精神與延安精神的由來及內涵。這些故事不僅是對革命先輩英勇事跡的回顧,更是對孩子們心靈的一次洗禮。團隊成員強調了“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徹底革命精神和“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以民為本精神,這些精神在戰火紛飛的歲月中如同春筍般冒出,成為如今每一位共產黨人的精神之基。孩子們在團隊成員繪聲繪色的描述下,仿佛穿越歷史回到了那段拋頭顱,灑熱血的歲月,感受到革命先輩的英勇身姿。
智育:點燃科技夢想,啟迪未來探索
智育環節,團隊成員化身為知識的引路人,帶領孩子們走進計算機和編程的世界。孩子們在人工智能與光電吊艙的奇妙結合中,體驗到了科技的無限可能。他們踴躍參與,親手操作光電吊艙,感受著科技的觸感和力量。每一次成功操控都引發孩子們的歡呼,他們的眼睛里閃爍著對知識的渴望和對未來的憧憬。這一環節不僅讓孩子們學到了IT知識,更重要的是激發了他們對科技的濃厚興趣和探索未知的勇氣,創新的火花在他們心中悄然點燃。
體育:活力趣味運動,共筑美好回憶
在體育環節,團隊成員組織了乒乓球接力賽、跳繩比賽、籃球等豐富多彩的趣味運動會項目。孩子們在比賽中揮灑汗水,釋放活力,團隊協作,互相鼓勵。團隊成員們巧妙地將比賽和游戲結合起來,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體驗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孩子們在比賽中學會了相互依賴,相互支持,每一次勝利的歡呼和失敗的鼓勵都深化了他們之間的友誼。這些活動不僅鍛煉了孩子們的體魄,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他們的協作能力和面對挑戰的勇氣。孩子們在運動中全身心感受運動之樂,彰顯了屬于他們的青春風采,共筑著屬于他們的美好回憶。
美育:體驗文化之韻,涵養工匠精神
美育環節中,團隊成員結合當地畬族非遺文化,為孩子們講解畬族的發展、遷移歷史、民族風俗等文化知識。孩子們被邀請上臺分享“藍大將軍出巡節”、“捕魚節”等省市級非遺項目的故事。通過剪紙、篆刻、手繪臉譜等民俗體驗活動,以及樹葉拼貼圖等藝術創作,孩子們的創造活力被激發,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傳承意識也被培養。孩子們在課堂上創作出了一個個富有創意和美感的作品。
勞育:踐行勞動實踐,涵養工匠精神
在勞育環節,團隊成員向孩子們介紹五一國際勞動節的起源、歷史背景,并講述“大國工匠”、“全國勞動模范”的故事。通過這些生動的敘述,孩子們開始認識到,無論是田間的辛勤耕作還是工廠的精心制造,每一份勞動都值得尊重和贊揚。他們逐漸理解到,勞動不僅是生存的基礎,更是社會進步的動力。在實踐課中,孩子們參與了垃圾分類、整理內務、繪畫勞動主題手抄報、植樹種樹等活動。這些活動不僅增強了孩子們的勞動能力,更培養了他們的工匠精神和責任感。孩子們在參與過程中,逐漸認識到勞動的重要性和意義,學會尊重勞動,以勞動為榮。
隨著支教活動圓滿結束,孩子們臉上洋溢著滿足與快樂。“七彩假期”支教活動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假期生活,更在他們心中播下了夢想的種子。這些種子將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開出絢爛的花朵。通過這次活動,廣東工業大學計算機團隊展現了他們對教育的熱情和對社會的責任,用實際行動點亮了孩子們的未來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