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夢鄉村方寸之地,庭院賦能鄉村振興(青海海東篇)
——山東大學永不“庭”歇調研團三下鄉活動紀實
方寸庭院,助力鄉村振興,打造經濟發展增長極;多元發展,推動鄉村就業,賦能經濟可持續發展。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鼓勵脫貧地區有條件的農戶發展庭院經濟。”發展庭院經濟,不僅可以穩定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促進家庭經營的發展,還可以保障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防止規模性返貧。

2024年夏,山東大學 永不“庭”歇調研團精心準備開展三下鄉“財經報國,青年力行”專項線下調研活動,以黃河流域四省為調研地,從西北高原的青海、隴原大地的甘肅,到中原腹地的河南、齊魯大地的山東,目前,青海海東、河南安陽地區已完成調研,山東濟南及甘肅慶陽地區正火熱開展線下調研活動,中期成果初步展現!
尋訪青海,走入庭院經濟示范點,這一次,調研團成員劉信珍帶大家走入青海省海東市油嘴灣麻吉村。從荒山坡變示范村,從庭院花海種植到庭院旅游,時至今日,油嘴灣風景區在鄉村振興發展中,結合多種庭院模式、多元化發展。時至今日,油嘴灣已然成為集鄉村特色餐飲民宿、農事體驗、河湟民俗文化、娛樂休閑、研學教育于一體的國家AAA級旅游景區。 采訪中,村民表示,在開展庭院旅游經濟前,村民主要以務農打工為就業渠道,在旅游風景區建立后,村里開展農家樂民宿、培育花海從而逐步解決了當地剩余勞動力就業的問題,保障家庭收入的同時推動了村莊的基礎設施建設。通過走訪不難發現,油嘴灣將田園風光與民俗文化融合,在庭院經濟的基礎上發展出多元業態的新時代鄉村振興模范。

據了解,油嘴灣景區入口的步行道上設置了四十多個免費攤位售賣特色小吃、旅游商品,提供旅游服務的同時保障了當地婦女、老人等剩余勞動力就業增收。據統計,2023年,互助油嘴灣生態文化景區全年累計接待省內外游客30余萬人次,景區經營性收入340余萬元,農家樂收入180余萬元,沿線攤點200余萬元。

在鄉村振興的宏偉畫卷中,庭院經濟以鄉村振興的微縮景觀正從“小而精”到“廣而深”,盤活農村閑置資源的同時,已然成為保障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的增收新方向、新起點,同時也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提供了重要壁壘。 本次線下調研過程中,山東大學永不“庭”歇調研團深入青海海東探訪屬于油嘴灣的多元化庭院經濟發展歷程,從線下調研的一手資料到線上資料整理分析,為后續對“庭院經濟助推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路徑”探索提供了“油嘴灣典型”。感受時代脈搏,聆聽人民聲音,山東大學永不“庭”歇調研團將走入祖國萬水千山,從“課堂”走入“田間地頭”,探尋著鄉村振興發展的“庭院經濟路徑”,力圖“財經報國,青年力行”,繼續向下扎根,在鄉村振興中綻放出青春的絢爛夏花!
文 /永不“庭”歇調研團 程乾
圖/永不“庭”歇調研團 劉信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