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新時代,作為青年大學生的我們,肩負著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的歷史使命。2024年夏,我們有幸成為“紅色印記:新四軍革命文物的活化利用與精神傳承研究”創新訓練項目的核心成員,親身參與到這一富有深遠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中。通過通過廣泛收集資料、制作文物名錄、設計調查問卷、開展紅色教育及撰寫調研報告等一系列活動,我們不僅深刻領悟到了革命文物的歷史價值與精神內涵,更在實踐中得到了全面的鍛煉與成長。本文旨在回顧此次社會實踐的全過程,分享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以及在此過程中的成長與收獲。
一、實踐背景與意義(一)實踐背景
隨著國家對紅色文化傳承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革命文物作為紅色文化的重要載體,其活化利用與保護工作顯得尤為重要。2023年1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鹽城考察新四軍紀念館時,發表了重要講話,強調新四軍的歷史是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要用好這一教材,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傳承發揚不怕困難、不畏艱險的精神。這一重要指示,不僅為新四軍紀念館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為我們青年大學生提供了參與革命文物活化項目、傳承紅色文化的寶貴機遇。
鹽城新四軍紀念館作為全國唯一一座全面、系統反映新四軍歷史的綜合性紀念館,其內的每一件文物都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與深刻的情感。這些文物不僅是新四軍歷史的見證者,更是紅色文化的傳承者。然而,在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中,革命文物的價值往往被忽視,紅色文化的傳承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因此,我們決定開展“紅色印記:新四軍革命文物的活化利用與精神傳承研究”社會實踐,旨在使革命文物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光彩,讓紅色文化深入人心。
(二)實踐意義
- 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
通過參與此次社會實踐活動,我們深入了解了新四軍的歷史與革命精神,感受到了革命先輩們不畏艱難險阻、勇于犧牲奉獻的偉大品質。這些寶貴的紅色基因與革命精神,是我們新時代青年應當繼承和發揚的寶貴財富。
- 活化革命文物,挖掘紅色資源
革命文物是紅色文化的重要載體,通過實地調研與訪談,我們深入挖掘了革命文物的歷史背景與價值意義,為革命文物的活化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時,我們也通過制作宣傳冊、開展紅色教育等方式,讓更多的人了解并關注革命文物,推動了紅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 提升實踐能力,促進全面發展
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不僅是一次對紅色文化的深刻體驗,更是一次對自我們能力的全面提升。通過參與調研、訪談、制作宣傳冊等一系列活動,我們學會了如何收集資料、分析問題、撰寫報告等技能,同時也培養了我們的團隊合作精神與溝通協調能力。
二、實踐內容與過程(一)廣泛收集資料,深入了解革命文物
在實踐活動的初期,團隊成員一起充分利用網絡、書籍、歷史文獻等資源,廣泛收集關于新四軍革命文物的資料。我們分工合作,有的負責查閱歷史文獻,有的負責搜集網絡資料,還有的負責與紀念館工作人員聯系,獲取第一手資料。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我們不僅了解了革命文物的保存情況、歷史背景和價值意義,還注意到了許多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和英雄事跡。
(二)實地調研踏訪,探尋文物前世今生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革命文物,我們決定進行實地調研踏訪。在紀念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新四軍紀念館的各個展廳,近距離觀察了每一件革命文物。我們仔細觀察文物的細節和特色,聆聽講解員的介紹和解說,還與紀念館工作人員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通過這次實地調研踏訪,我們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了革命文物的魅力和價值,也更加堅定了我們傳承紅色基因的決心。
(三)設計訪談問題,走近紅色傳承人物
在實地調研的基礎上,我們設計了一系列訪談問題,旨在了解紅色傳承人對革命文物活化的看法和建議。我們聯系了多位新四軍老戰士的后代、紀念館工作人員以及紅色文化研究者,邀請他們接受我們的訪談。在訪談過程中,我們認真聆聽他們的講述和分享,記錄下他們的寶貴意見和建議。這些訪談內容不僅豐富了我們的知識儲備,也為我們后續的宣傳推廣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四)制作文物名錄,傳遞遺珍紅色之音
基于實地調研和訪談所獲得的資料,我們開始著手制作文物名錄。我們挑選了數十個最具代表性、感染力和教育意義的文物故事,進行了整理和篩選。在撰寫文物故事時,我們注重保持故事的真實性和客觀性,同時注重其可讀性和吸引力。經過多次修改和優化,文物名錄最終得以定稿。我們還在實踐團微信公眾號平臺上進行了發放和推廣,讓更多的人能夠了解這些革命文物的故事和背后的歷史。
(五)發放調查問卷,傾聽民眾群體心聲
為了了解社會各界對革命文物活化的關注度和需求,我們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并進行了廣泛的發放和收集。問卷設計全面關注了不同群體對新四軍歷史和革命文物的認知程度、對紅色文化的態度以及對相關歷史事件的了解。在問卷數據收集與整理階段,我們積極參與了數據的錄入和分析工作。通過對數據的深入分析,我們撰寫了總結報告,提出了對后續相關活動的建議和改進措施。這些工作不僅提升了我們的數據分析能力和報告撰寫能力,也為活動的持續改進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個人感悟與能力提升(一)深化紅色認知,堅定信念之基
通過本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對紅色文化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每一件革命文物都仿佛是一位沉默的歷史講述者,它們見證了新四軍的英勇抗爭與不屈精神。在與紅色傳承人的深入交流中,我們被他們對革命文物守護的執著與熱愛所打動,這更加堅定了我們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的信念。
(二)提升綜合素質,錘煉實踐能力
在實踐過程中,我們遇到了諸多挑戰,如資料收集的繁瑣、訪談對象的溝通障礙、數據分析的復雜性等。然而,正是這些挑戰促使我們不斷思考、不斷嘗試,最終成功地克服了困難。這些經歷鍛煉了我們的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這些綜合素質的提升,將對我們未來的學習和工作產生深遠的影響。
(三)激發創新思維,拓展宣傳路徑
在宣傳新四軍文物的過程中,實踐團注重創新宣傳方式和手段,利用微信公眾號平臺等新媒體工具進行廣泛傳播。通過設計富有創意的宣傳海報和撰寫生動有趣的文物故事,我們成功地吸引了更多人的關注和參與。這些創新實踐不僅讓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新媒體的傳播規律和特點,還讓我們學會了如何運用創新思維來推動紅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四)深化歷史認知,培養批判思維
在深入調研新四軍文物的過程中,我們不僅學習了大量關于新四軍歷史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我們學會了如何以批判性的眼光去審視和解讀歷史。每一件文物背后都有其特定的歷史背景和故事,而如何從中提煉出最具教育意義和啟發性的內容,需要我們結合歷史文獻、專家訪談以及個人理解進行綜合判斷。這一過程鍛煉了我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使我們能夠更加客觀、全面地看待歷史事件和人物,避免片面或主觀的解讀。
(五)激發創新思維,探索新穎路徑
在參與文物保護與活化工作的討論中,我們深刻體會到創新的重要性。傳統的文物保護方法往往側重于物理層面的保存,而新時代的文物保護則更加注重文化價值的挖掘與傳播。我們發掘到可以嘗試結合現代科技手段,如數字化技術、虛擬現實等,探索文物保護的新路徑。通過虛擬展覽、在線互動等方式,讓更多人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新四軍文物的魅力,從而增強紅色文化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六)增強團隊協作,促進個人發展
在整個實踐過程中,我們作為團隊的核心成員,不僅參與了各項具體工作,還擔任了一定的領導角色。在團隊中,我們學會了如何有效溝通、協調資源、分配任務以及激勵團隊成員。這些經歷不僅增強了我們的團隊協作能力和領導力,也讓我們更加懂得如何在團隊中發揮自己的優勢,彌補他人的不足,共同推動項目的順利進行。通過此次實踐,我們深刻認識到個人全面發展的重要性,而團隊協作與領導力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要素。
結語本次“紅色印記:新四軍革命文物的活化利用與精神傳承研究”創新訓練項目不僅是一次寶貴的學習契機,更是一次深刻的人生體驗。它讓我們更加堅定了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的信念,也為我們未來的學習和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們將繼續深化對紅色文化的研究和理解,積極探索紅色文化傳播的新途徑和新方法,為紅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我們也將致力于全面提升個人綜合素質與能力,力求在新時代背景下,成為杰出的青年榜樣,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