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走信仰之路:實踐團一分隊于“七一”建黨節前往固始蘇維埃紀念館,安徽六安市大別山烈士紀念園,紅軍廣場,金寨縣革命博物館親身感受革命先輩們艱苦卓絕的斗爭環境,開展紅色知識問答、革命歌曲傳唱活動,加深對革命歷史的了解。同時,在重要革命遺址舉行宣誓儀式,重溫入黨誓詞、入團誓詞,堅定理想信念,慶祝偉大共產黨的成立。實踐團二分隊于“八一”建軍節循著革命先輩的足跡來到河南省信陽市新縣,參觀鄂豫皖蘇區首府博物館,觀看《紅旗不倒大別山》大型紅色實景演藝,身臨其境地感受革命的艱辛不易,于實踐中體悟大別山精神內涵,向偉大光榮戰無不勝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致敬。
2。聆聽紅色足音:實踐團線上采訪出生在大別山區,曾參加對越自衛反擊戰的老軍人,聆聽故事,深刻感悟大別山精神內涵。采訪時,他飽含深情的講述,仿佛將我們帶回戰火紛飛的歲月。從槍林彈雨的沖鋒到艱苦卓絕的堅守,從戰友間的生死相托到對理想信念的執著追求,字字句句都凝聚著“團結奮斗、勇當前鋒”的精神內核。他們的故事不僅是個人的記憶,更是民族的精神財富。聆聽這些故事,讓我們深刻認識到今日和平的珍貴,也激勵著我們以實際行動續寫紅色篇章。
3.整理紅色匯編:實踐團查閱、整理與大別山精神相關的歷史文獻、檔案資料、口述歷史等。對散落在民間的革命文物、家書等進行收集和記錄,深入挖掘背后的故事。系統梳理大別山革命歷史,整理軍民英勇事跡,提煉精神內核,形成圖文學習筆記與感悟文集,同時,建立數字化紅色專題匯編,為傳承弘揚提供支撐。
4.開展主題宣講:實踐團深入大別山地區的學校、社區,開展以“傳承大別山精神,弘揚愛國主義”為主題的宣講活動。結合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等歷史事件,講述大別山地區軍民在革命戰爭年代堅守信念、浴血奮戰的英勇事跡,如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的戰略壯舉、金寨縣59位開國將軍的傳奇故事,傳播大別山精神,激發愛國熱情。
重走信仰之路,我們在金寨紅軍廣場追憶崢嶸,在鄂豫皖蘇區首府觸摸初心,在固始蘇維埃舊址感悟擔當,紅色足跡里沉淀著堅守信念的赤誠;聆聽老兵故事,我們在槍林彈雨的回憶中讀懂團結奮斗,在生死與共的敘述中體會胸懷全局,在歲月滄桑的眼眸中看見勇當前鋒,滾燙話語里激蕩著永不褪色的精神;編撰紅色匯編,我們用文字凝固歷史,用史料串聯初心,用感悟詮釋傳承,墨香紙頁間承載著接續奮斗的囑托;走進校園宣講,我們向青春講述信仰,向未來傳遞力量,向時代詮釋擔當,朗朗聲中播撒著生生不息的火種。此次探尋,讓我們深刻領悟信仰的力量。未來,實踐團成員將以大別山精神為指引,傳承紅色基因,勇擔時代使命,以實際行動讓大別山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耀眼光芒,為民族復興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