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山為骨架,水為血脈,草木為毛發(fā),煙霞為神采”,浸潤在客家文化中的永定土樓群,在不止不休的歷史長河中擁有了自己的獨特魅力。近日,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積極學習與現(xiàn)實相結(jié)合的“大思政課”,探尋土樓奧秘以及當?shù)芈糜谓?jīng)濟發(fā)展情況,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砼”心圓實踐隊前往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qū)開展為期三天的實踐調(diào)研活動。
(實踐隊出發(fā)合照by梅恒業(yè))
PART 1 洪坑村——雙溪印月,星閣吟詩第一站,實踐隊員們前往洪坑村開展實地調(diào)研。洪坑村享有“第一批中國傳統(tǒng)村落”、“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zhèn)”、“第八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等榮譽,自晚清以來擁有獅港觀魚、石碰聽泉等“八景”。同時村落中的土樓群依山就勢,與周邊自然環(huán)境要素和諧搭配,形成了近、中、遠不同層次的景觀風貌,呈現(xiàn)一派田園風光。
(洪坑村林建宏書記(右一)與實踐隊座談by鐘莉媛)
首先,實踐隊來到當?shù)卮逦瘯M行調(diào)研。村書記林建宏向指導老師與實踐隊員們詳細介紹了洪坑村的村史村貌,以及后疫情時代當?shù)赝翗锹糜螛I(yè)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

(實踐隊駐足土樓中心by蔡欣蕊)
(實踐隊前往土樓內(nèi)部by蔡欣蕊)
(實踐隊前往土樓by蔡欣蕊)

(實踐隊參觀土樓外部by蔡欣蕊)
接著,實踐隊員們前往當?shù)赝翗侨哼M行參觀學習,在導游的講解下深入了解振成樓、福裕樓、奎聚樓等特色土樓,進一步了解土樓歷史與構(gòu)造方法、感受土樓文化。

(實踐隊員采訪游客by蔡欣蕊)
(實踐隊員與采訪地人by梅恒業(yè))
(周惠婷老師(右一)與游客交流by梅恒業(yè))

(實踐隊員與游客交流by蔡欣蕊)
在實踐過程中,實踐隊員們對部分來訪游客以及當?shù)厝诉M行了簡要采訪,并通過收集問卷的方式了解不同角度下對于土樓的文化發(fā)展與旅游業(yè)發(fā)展的不同建議,進一步幫助隊員們走進土樓探尋奧秘。
(實踐隊在振成樓前合照by梅恒業(yè))
PART 2 南江村——別有新意的“紅色小延安”第二站,實踐隊前往南江村開展實地調(diào)研。南江村是南溪革命基地村之一,因其深刻的革命歷史被冠以“紅色小延安”的美譽,擁有“全國宜居村莊示范村”、“全國生態(tài)文化村” 、“全國鄉(xiāng)村治理示范村”、“福建省金牌旅游村”等榮譽稱號。村中土樓建筑風格各
異,圓形、方形、八卦樓等23座,蘊含著客家先人的古老智慧。
(李聯(lián)銘經(jīng)理介紹當?shù)匕l(fā)展by梅恒業(yè))
( 周惠婷老師與李經(jīng)理交流by蔡欣蕊)

(實踐隊員認真聽講by蔡欣蕊)
(實踐隊員提出問題by蔡欣蕊)
首先,實踐隊先去拜訪當?shù)芈糜喂矩撠熑死盥?lián)明經(jīng)理,了解當?shù)芈糜伟l(fā)展情況。李經(jīng)理為實踐隊隊員們詳細講解了當?shù)馗艣r,以及當?shù)匾虻刂埔瞬邉澋耐翗菧下糜伟l(fā)展思路與未來規(guī)劃,令實踐隊員受益匪淺。

(江建波村長(左一)與實踐隊交談by蔡欣蕊)
(江建波村長(左二)與實踐隊合影by蔡欣蕊)
接著,實踐隊前往當?shù)卮逦瘯{(diào)研。南江村村長江建波向?qū)嵺`隊隊員們講述了南江村的革命發(fā)展歷史,以及“紅色小延安”美譽的歷史由來。他表示,南江村土樓溝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不僅僅來源于當?shù)馗刹繐碛刑嵖细傻捻g勁,更來源于村民之間的相互配合以及當?shù)仄髽I(yè)的協(xié)同發(fā)展。

(實踐隊與當?shù)鼐用窠涣鱞y梅恒業(yè))

(實踐隊與游客交流by蔡欣蕊)
隨后,實踐隊隊員對南江村村落進行實地走訪調(diào)研,并沿途采訪觀光游客以及當?shù)鼐用瘢喾轿涣私獠煌巳旱亩嘣捶ā?br />

(實踐隊在村口合照by蔡欣蕊)

(實踐隊與江建波村長合影(右十一)by梅恒業(yè))
PART 3 初溪村——桃花溪水,韻味自然第三站,隊員們前往初溪村進行實地調(diào)研。初溪村四面環(huán)山繞水、梯田層疊內(nèi)多座土樓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擁有“福建省衛(wèi)生村”的榮譽稱號。
(實踐隊前往初溪村by蔡欣蕊)
(初溪村土樓風景by蔡欣蕊)
(初溪村土樓內(nèi)景by蔡欣蕊)

(初溪村土樓內(nèi)部近景by蔡欣蕊)
實踐隊員前往初溪古村落進行實地調(diào)研。走入初溪,深切地感受到土樓古跡與流水、青石板路與梯田、青山藍天與白云洽融一體的客家古村落的獨特韻味,三十六座土樓與連綿起伏的綠色山丘及蜿蜒的桃花溪融為一體。
(導游為實踐隊講解土樓構(gòu)造by蔡欣蕊)

(周惠婷老師與導游交流by蔡欣蕊)
(導游為實踐隊介紹初溪村土樓歷史by蔡欣蕊)
(導游為實踐隊介紹物品by蔡欣蕊)
在導游的講解下,實踐隊員們懂得了古老的土樓里承載諸多傳家祖訓,深入了解了客家土樓文化,感受到獨屬于這里的獨特魅力。村落中的樓名都帶有“慶”字,寓意人丁興旺、澤被后世,在先輩們的美好祝愿下一代代初溪人耕耘其間、勤勞致富。
(實踐隊在初溪村合照by梅恒業(yè))
結(jié)語“初見乍歡喜,久處易怦然”!土樓不僅是代代客家族群的守衛(wèi)者,更是用古訓諄諄教誨后代子孫的和藹老人。在為期三天的實踐中,隊員們充分感受到了坐落于自然山水的土樓的建筑之磅礴,品味了蘊藏于土樓里的百年祖訓之純粹,領(lǐng)略了獨屬于土樓的文化底蘊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