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理學子三下鄉:走進鄉村,筑夢起航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團中央關于開展“走進基層、了解國情”社會實踐活動的工作要求,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在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中歷練成長,7月25日蘭州理工大學筑夢社會實踐服務隊在固原市大店村宣傳民俗文化節。
作為一名大學生,這次假期的社會實踐對我來說是一次很好的鍛煉機會。為了豐富自己的暑假生活,我選擇了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這次暑期實踐活動為期7天,從準備到結束,我都在全力以赴。此次活動雖只有五天,但卻讓我受益良多。在準備階段時,我們召開了一次全體學生會成員大會,主要討論本次活動的具體內容以及相關問題。最后我們確定了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主要目的,以及要做的事情。我們還明確了各自分工,為正式活動的順利開展做好準備。在進行宣傳時,我們挨家挨戶地上門發放宣傳資料、與村民進行交流等方式來宣傳西海子文化節,并且實際了解村民的情況,對需要幫助的村民全力進行幫助。
一、宣傳民俗文化節
在宣傳中,我們通過向村民發放宣傳單和問卷調查的方式向村民介紹了西海子文化節的相關內容,并在各大社交平臺進行宣傳,我們還建立了公眾號,將重要的事情通過公眾號通知大家。通過這次活動,我們也了解到了西海子文化節的內容和意義,并且我也感受到了我們當代大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二、我們還深入到當地的各個村落,了解了當地居民的生活狀況,對其進行幫助
通過這次的實踐活動,我對農村的生活和農村的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了解到在新農村建設中,農民真正得到了實惠。不僅農村面貌有了較大的改觀,農業基礎設施得到加強,農民生活水平有了較大提高,而且在政策上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扶持。農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并已步入小康階段。當然,新農村建設的任務還很重,還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
通過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使我更清醒地認識到自身所肩負的歷史責任;使我在以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更堅定、更明確地確定了自己的奮斗方向;使我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能夠不斷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三、圓夢工程民俗文化比賽
常常在想自己做的事是否有意義,在看到在積極互動下孩子們愈加自信與勇敢,看到孩子們在比賽時愈加耐心細心,看到孩子們越來越沉浸在數字的海洋里.......回答是肯定的。看到他們的童心在微小的行為中,一點點被點亮,付出的善意便得到了最好的回饋。
這次實踐活動,豐富了實踐經驗,提高了團隊合作能力,且通過這次實踐更加了解兒童。作為一個21世紀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引導大學生走出校門、步入社會、并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學會要抓住培養鍛煉才干的好機會,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與意識。
四、在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中,我也深刻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
我覺得自己最大的不足之處就是不能很好地與人交流。我在和村民的交談中總是顯得有些拘謹,這使我在很多時候難以把事情講清楚。這也使得我無法真正了解村民的想法和需求。我想,這是因為自己的知識水平還不夠,經驗不足所導致的。所以,我想,作為即將踏入社會的大學生,我們不僅要學習知識,更要注重培養自身的能力,鍛煉自身各方面的素質。我們只有不斷地提高自身能力和綜合素質,才能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人民。
總之,社會實踐活動已經結束了,但活動中每個人的身影都歷歷在目,我們一定會把這次活動作為起點,帶著收獲回到校園繼續奮斗!

圖為民俗文化比賽。張澤鈺 供圖
圖為民俗文化比賽。張澤鈺 供圖

圖為民俗文化比賽。張澤鈺 供圖

圖為實踐服務隊員清理西海子垃圾。李學東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