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不但是過去也是未來
時間:2023-08-24 關注:
2023年8月5日滁州學院地理信息與旅游學院赴亳州市許疃鎮鄉村振興觀察團為探索鄉村振興,感受鄉村振興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前往安徽省亳州市許疃鎮開展“探索鄉村振興,助力國家戰略”實踐活動。
鄉村振興是指通過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改善農民生活水平,實現城鄉發展協調與一體化的戰略目標。鄉村振興的核心是以人民為中心,注重農村經濟、社會和生態的協同發展。鄉村振興的主要內容包括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村經濟結構調整、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具體政策和措施包括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培育特色農業產業、促進農民就業創業、發展農村社會事業、加強農村生態環境保護等。鄉村振興旨在實現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提高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感,促進農村地區的可持續發展。同時,鄉村振興也有助于減少城市與農村之間的差距,推動農村地區的現代化進程。鄉村振興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政府、企業、農民等多方合作,注重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以及農民參與決策和發展的主體地位。為響應國家對鄉村振興的發展政策,我們團隊來到了亳州市的一處鄉鎮,在這處十幾年來不斷深化變化的優秀鄉鎮中探索并感受鄉村振興給當地帶來的翻天復地的變化。
探索調研不是夸夸其談,離不開實地的考察。在調研期間,我們走訪了當代政府,了解了具有當地特色的、行之有效的發展政策。我們來到民間小巷,走訪當地居民,通過他們的反饋,了解到了當地人對鄉村振興戰略部署以來他們對家鄉美好變化的稱贊,對醫療保險,社會保障,公共設施等利民惠民政策的滿意度。
我們來到集市街道,采訪店鋪小販,雖然在疫情影響下商品經濟大受打擊,但在相關政策的扶持下也慢慢的煥發生機,大部分商販的滿意度不高,這恰巧也說明經濟政策還有著很多很多的發展空間畢竟鄉村振興也是一條任重道遠的路。
我們來到醫院,與患者醫護的交流下,了解到醫療費用不斷減少,醫療設備更加先進,醫療保障更加健全;我們來到學校,在與老師的交流下,了解到許多年輕優秀的教師來到農村,新媒體,數字化教育也初步萌芽,教育質量不斷提高;我們來到敬老院,在對老人的慰問中,了解到鄉鎮的養老服務不斷優化,養老保險也使得老人們不必再為生活而發愁。
我們勘察田間,農作物不再是單一的玉米,青稞,引進的芝麻,大豆,地瓜,等農作物為這片土地帶來了不一樣的絢麗,使得農作物種類更加多元化,市場更加多元化,種植方式也變成了從分戶單一種到大戶租戶種植,即解決外出務工的的人無法顧及土地而造成資源浪費的問題,又使得農作物的收集更加整體化,規律化而大棚養殖也在悄無聲息的普及者,使得農村田地也成漸漸變成水果,蔬菜的原產地,使得一年四季的田地都煥發著瓜果飄香的氣息。
我們深入濕地建設基地,看到了保護動物數量肉眼可見的變化,野水鴨,鵜鶘,雉雞在這里筑巢安家,一望無際的濕地,彰顯的不知返璞歸真的綠水青山,還有相得益彰的政策人文情懷;我們來的大礦脈,煤礦從這里出口,運往世界各地;合理的開發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也為礦產資源稀缺的城鎮提供了有理的援助。
通過本次鄉村社會實踐,對學生而言能夠讓我們離開學校的書本,親身接觸真實的農村社會,通過實際行動來了解農村的發展現狀、問題和需求,鍛煉自己的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能夠讓學生接觸到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的農村社區,能夠促進學生的跨文化交流和理解能力的提升,培養我們的包容性和尊重他人差異的思維方式。對鄉村而言能夠為農村社區帶來新的思路和資源,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改善農民生活水平,推動農村的全面振興。同時能夠增強社會的凝聚力和共同發展的意識,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穩定。促進城鄉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打破城鄉二元結構的壁壘,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所以通過本次實踐活動,不僅有利于我們學生的自我發展,更有利于鄉村,社會,乃至整個國家的發展。具有深刻的意義。
作者:陳陽 來源:滁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