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份光,發一份熱,今年是義心三下鄉志愿服務隊的第五個年頭。在一聲聲孩子們呼喚老師和歡聲笑語之中,7月15日,為期一周的義教活動也迎來了最后一天,但屬于義心的愛心故事仍在繼續。
黨史——博古通今向史而新
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義心隊伍堅持黨史學習從娃娃抓起,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主題,在義教期間積極開展愛國教育課程。課上小梁老師向五年級同學們介紹了抗美援朝戰爭的由來、抗戰中的英雄人物、鋼鐵長城第五十軍等內容,呼吁同學們要認真學習黨史,領悟先烈精神,用實際行動傳承紅色血脈,同時鼓勵各位同學長大后要積極向黨組織靠攏,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
急救——病情危急時不我待
急救知識是在疾病突發時的第一救命稻草。秉持著“急救知識進校園”的宗旨,義心隊伍在義教活動中加入了急救課程,理查德老師在課堂上向同學們介紹了外傷藥物、扭傷處理、傷口包扎等知識,并且提醒小朋友們發現危險第一時間要先尋求幫助,同時隊員重點傳授了急救包扎方法,老師與助教一起手把手教小朋友們簡單的包扎操作,最后,隊員還介紹了三種海姆利克急救法,幫助小朋友們學會緊急處理氣管異物堵塞。
音樂——“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藝術教育是心靈的教育,關乎人的基本素質,對于陶冶情操、溫潤心靈、啟迪思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為進一步助力“音樂藝術進校園”,義心隊伍在義教活動中加入了音樂課。課上小王老師作為領唱人,鼓勵學生大膽開口,耐心指導各位小朋友唱歌;在互動環節中,小王老師則化身為引路人,邀請班上小朋友點歌,進一步激發同學們的興趣,引導全班同學合唱。通過優美的旋律,義心隊伍希望可以進一步幫助學生發現美、享受美、創造美,從而實現立德樹人的要求。
三尺講臺,四方流蘇,一份冰心育“梅花”千朵,義心三下鄉志愿服務隊將繼續向前,把義教的火把傳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