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學院寒假社會實踐--以AI助力農業現代化發展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AI已經滲透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農業領域也在經歷著深刻的變革。加快推進AI融入農業成為建設智慧農業與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由之路。為深入了解AI對農業領域的影響以及智慧化與數字化在農業的應用狀況,曲阜師范大學 “慧農智行”社會實踐團隊于1月11日到山東省壽光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園進行實地考察。
設計相關問卷,了解歷史背景 在實地考察之前,團隊成員根據實踐內容設計了能揭示AI與智慧農業問題的相關問卷,通過網絡與實地調研相結合的方式將問卷廣泛傳播。團隊成員收集整理調查問卷的反饋,通過年齡或學歷等多種因素進行分類討論,從而得出結論。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可知,壽光市作為山東省的農業重鎮,以蔬菜產業著稱。在傳統農業模式下,農民們面臨著生產效率低下、資源浪費嚴重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蔬菜高科技示范園應運而生。該示范園以AI技術為核心,通過數字化、智能化手段提升蔬菜生產的科技水平。
探訪智慧農田,感受科技發展在社會實踐中,我們深入蔬菜高科技示范園,第一眼被迎接的是一片整齊劃一的蔬菜大棚。與傳統農田相比,這里采用了智能溫室技術,通過AI控制溫濕度、光照等環境參數,為蔬菜提供最適宜的生長條件。這種精準的環境控制不僅提高了蔬菜的產量,同時也改善了品質。
在示范園的中心,我們看到一群技術人員正在操作農業機器人。這些機器人配備了視覺識別系統,能夠自動識別并采摘成熟的蔬菜。這不僅提高了采摘的效率,也解決了勞動力短缺的問題。農民們告訴我們,引入這些農業機器人后,他們的工作負擔明顯減輕,有更多的時間用于管理和農田規劃。蔬菜高科技示范園依托大數據平臺進行全面管理。通過傳感器監測土壤養分、水分含量等數據,AI算法分析這些信息,為農民提供精準的農田管理建議。這樣的數據驅動管理使得農田的耕作更加科學,避免了過度施肥和浪費資源。
在數據中心,我們看到了一張巨大的屏幕上實時顯示著各個蔬菜大棚的生長情況。這種實時監控不僅有助于及時發現病蟲害等問題,還能夠在危機出現時及時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地保障了蔬菜的生長和產量。
抓住機遇,展望未來這次社會實踐讓我們深刻體會到,蔬菜高科技示范園所采用的智慧農業技術為農業帶來了巨大的變革。首先,農業生產效率顯著提升,農產品的質量也得到了保障。其次,勞動力成本減少,農民的收入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最重要的是,通過數字化和智能化手段,農業生產的可持續性得到了增強。
然而,智慧農業的推廣和應用仍然面臨一些挑戰,包括技術推廣難、農民接受度低、數據隱私問題以及高投入成本。為了應對這些挑戰,需要加強農村地區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民對智慧農業技術的了解和接受度。同時,制定嚴格的數據隱私保護法規,確保農民的個人和農業數據安全。此外,降低智慧農業的投入成本,通過政府支持、科技創新等手段,使智慧農業技術更加貼近實際需求,促使農業生產更加智能、高效、可持續。
推進AI融入農業,推進農業現代化從而建設農業強國。近年來,各地推動物聯網、大數據、云平臺等新技術與農業生產深度融合,為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作為一種新的探索,為農業創新發展打開了新的想象空間。充分發揮農民首創精神,加快農業農村大數據應用,將數字技術廣泛融入農業產業發展的各環節,定能進一步推進智慧農業發展,為農民增收致富、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不斷注入新的動力。我們相信隨著智慧農業技術的不斷創新,農業現代化將邁上新的臺階。壽光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園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充滿希望的榜樣,也為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