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7日下午,浙江舟山風瀾舟韻科普小隊走進六橫中心小學,開展以海上風電與水利工程環保影響為主題的科普活動。
六橫中心小學 我們現場介紹了國內的水利、風電設施,并對于水利和風電對于環境的保護作用進行了科普。最后通過折紙風車、紙船的互動環節,讓孩子們在趣味中感受清潔能源魅力。我們以PPT內容為基礎去傳遞專業知識,以手工互動為靈感啟發孩子的創造力,助力環保理念扎根童心
風電場的成長手記
在風電科普的環節,董展麟同學聚焦舟山的風電項目。運用數字和可視化圖片讓孩子們直觀地觸摸舟山風電發展脈絡,領略家鄉水利工程規模的宏大,同時深深感受到了清潔能源的強大力量。
在水利知識分享環節,小隊隊員劉峻赫首先講解了一些常見水工建筑物,例如講解了不同水壩的功能和作用:
重力壩兼具防洪、發電、航運等綜合效益,通過改善徑流保護水環境。
拱壩以發電為主,洪水期蓄洪、枯水期補水,既維持河道生態基流,又可改善航運條件。
土石壩則通過攔沙、調節水量,為周邊生態修復提供水源支持。
講解內容生動的展現了水利工程在能源利用與生態保護中的實踐,以通俗表達帶領孩子們讀懂水利與自然的共生密碼。
互動實踐環節
在互動實踐環節,小隊成員鄺雯琪帶領孩子們動手制作紙風車與紙船。她手持白紙,一邊耐心分步演示折疊技巧,一邊用生動的講解吸引孩子們好奇的目光。課堂上,孩子們舉著材料積極參與,不一會兒,小紙船便在每一位孩子稚嫩的手中揚起風帆。活動尾聲,成員們為每位完成作品的孩子貼上小紅花并笑著鼓勵他們。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讓孩子們在歡聲笑語中,直觀感受到風電與水利的奇妙魅力。
活動總結 此次小學科普之行,我們以“知識講解+趣味實踐”的形式,為孩子們打開清潔能源世界的大門。從講述創新成果,到科普實用價值,再到帶領孩子們親手制作紙船、紙風車,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互動與歡樂。當看到孩子們專注地聽講,認認真真地完成手工作品后綻放的燦爛笑容,我們都深刻體會到科普的意義不僅在于傳遞知識,更在于點燃孩子們探索的熱情。
這次活動,激勵著我們未來繼續用更生動的方式,讓科學走進更多人的生活。
文字|劉峻赫
攝影|劉峻赫 陳卓 鄺雯琪 董展麟 劉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