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视频大全-国产精品视频第二区第二页-国产精品视频第一区二区-国产精品视频第一区二区三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gg高清影视-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激情啪啪

三下鄉網,三下鄉指定投稿平臺
網站首頁三下鄉活動三下鄉報告三下鄉總結三下鄉心得
三下鄉網 > 三下鄉報告

沂蒙代村蝶變記:臨沂大學“沂路雁行”實踐團探尋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密碼

時間:2025-07-24     閱讀:
  七月的沂蒙大地,綠意蔥蘢。臨沂大學“沂路雁行”鄉村振興實踐調研團深入蘭陵縣代村,探訪這座“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村。從昔日負債累累的“問題村”到如今的“富裕村”,團隊循著“時代楷模”、村黨委書記王傳喜的足跡,在國家農業公園、村史館、居民新區中,解碼鄉村振興的“代村方案”。
  
  頭雁領航:基層書記的破局之路
  
  “2005年剛上任時,村里外債近400萬元,300多畝土地撂荒,上訪量占全鎮一半。”在代村村委會,王傳喜向實踐團講述往事。這位“時代楷模”當年臨危受命,帶村“兩委”立下“三年變樣、五年翻身”的軍令狀。他帶頭清欠賬、整土地、辦企業,通過土地流轉規模化經營、引現代農業項目、建國家農業公園,盤活了“爛攤子”。
  
  如今的代村,集體年收入突破億元,村民人均純收入較2005年增長近20倍,成為“全國文明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鄉村振興是一锨一鎬干出來的。”王傳喜的話道出發展密碼,這正是臨沂“四雁工程”中“頭雁領航”精神的生動詮釋。
  
  “沂路雁行”鄉村振興實踐調研團供圖
  
  產業筑基:農業公園的多維價值
  
  走進代村國家農業公園,三座“品”字形智能溫室引人注目。無土栽培的蔬菜墻、光伏草莓大棚、“錦繡蘭陵”主題展區,這座1.6萬畝的園區已成為振興“引擎”。“這里既是種植基地,也是旅游景點、科普課堂。”負責人介紹,公園整合現代農業、旅游、研學功能,年接待游客超百萬人次,帶動周邊3000余人就業。
  
  谷物藝術工坊里,雜糧拼接的“航母”模型成網紅打卡地,衍生出文創產業鏈,實現“一畝地種出十畝地的價值”。代村通過“農業+文旅”“科技+品牌”路徑,將種植業升級為“三產串聯、產加銷游一體”的現代農業生態,與臨沂“鴻雁集群”培育特色產業集群的部署高度契合。
  
  “沂路雁行”鄉村振興實踐調研團供圖
  
  民生為本:水土間的幸福答卷
  
  “以前住土坯房,現在搬進120平米樓房,物業費集體承擔!”在代村幸福區,村民李大爺的自豪溢于言表。村內,老年活動中心墨香陣陣,誠信醫院遠程診療室連線省級專家,運糧河岸邊村民悠閑散步,勾勒出“住有所居、病有所醫、老有所樂”的圖景。
  
  代村誠信醫院“辦好醫院、造福百姓”的宗旨鮮明。這座村集體投資的醫療機構,通過“集體補貼+醫保報銷”,讓村民門診報銷達90%以上;兒童康復科的智能設備,已為200多個特殊家庭帶去希望。村里還建了幼兒園、小學,設大學獎勵金,60歲以上老人每月領養老金。
  
  曾是“臭水溝”的運糧河,經清淤綠化后成景觀河,沿岸步道年接待休閑群眾50萬人次,踐行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沂路雁行”鄉村振興實踐調研團供圖
  
  精神鑄魂:村史中的價值傳承
  
  代村村史館內,2005年的土坯房照片與如今的居民新區圖景形成強烈對比。泛黃的土地承包合同、磨破的農具、厚厚的民情日志,訴說著蛻變歷程。“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入口處標語熠熠生輝。“團結實干、敢為人先、艱苦創業、共同富裕”的“代村精神”,既是沂蒙精神的傳承,也是凝聚村民的紐帶。
  
  “沂路雁行”鄉村振興實踐調研團供圖
  
  離開代村時,實踐團成員深有感悟:代村的蝶變,是“頭雁領航”“鴻雁集群”“歸雁反哺”“雛雁展翅”的生動實踐,是鄉村振興戰略在齊魯大地的精彩落地。正如王傳喜所說:“鄉村振興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這座沂蒙村莊,正書寫著“齊魯樣板”的更新篇章。
作者:臨沂大學“沂路雁行”鄉村振興實踐調研團     來源:臨沂大學
    掃一掃 分享悅讀
三下鄉報告推薦
回頂部三下鄉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