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踐行科技興農戰略,引領青年學子服務“三農”發展,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測繪信息工程系“北斗引航飛翼助農”暑期社會實踐隊于6月中旬深入老河口市周崗村,開展為期四日的“三下鄉”實踐活動。團隊以“紅色教育+科技賦能+鄉村振興”為主線,融合專業所長與基層需求,在實地調研、技術應用與紅色傳承中書寫青春答卷。
科技助農:無人機與北斗系統繪就智慧農業新圖景 6月16日,實踐活動在周崗村正式啟動。次日上午,團隊協同當地鎮村干部開展基層走訪,通過交流與實地考察,為精準施策奠定基礎。當日下午,無人機植保團隊深入田間,依托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定位技術,以標準化作業流程完成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無人機高效精準的作業模式較傳統人工效率顯著提升,既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又為智慧農業技術推廣提供實踐樣本,獲農戶與農技部門一致認可。
6月18日,團隊聚焦技術落地“最后一公里”,面向村民開展無人機技術調研與政策宣講。通過面對面溝通,詳細了解農戶對設備操作、維護成本的實際需求,同步解讀政府助農政策要點,以自制圖解手冊輔助講解申請流程,推動“科技興農”理念在基層扎根。
紅色鑄魂:老黨員奮斗故事激勵實踐擔當 實踐期間,團隊專訪退伍軍人、老黨員及前村支部書記周慶豐,聆聽其講述帶領村民脫貧攻堅的奮斗歷程與“黨員帶頭”的實干理念。交談中,老一輩黨員以崢嶸歲月中的奉獻故事,為青年學子上了一堂生動的初心教育課。其中“黨員帶頭”理念成為實踐行動的精神指引,激勵成員在科技助農中主動擔當。
實踐育人:多維賦能培育新時代“三農”青年 本次活動以“學、研、傳、行”為實施路徑:在走訪老黨員中厚植愛農情懷,于無人機實操與北斗技術研習中深化專業應用,通過政策宣講凝聚發展共識,以田間實踐錘煉服務能力。團隊成員將測繪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深度融合,形成可落地的科技助農方案,既推動理論學習成果轉化為鄉村振興實效,亦為培育“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青年提供實踐范本。
未來,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測繪信息工程系將以“三下鄉”活動為抓手,持續深化“科技+紅色”雙輪驅動模式,為基層發展注入更多青春智慧與創新動能。
圖/羅勇、年永慶
通訊員/趙秋冉、黃子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