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師范大學冀中尋火滄州隊:在獻縣熱土上打撈紅色記憶,傳承革命薪火
時間:2025-07-21 閱讀:
為深入挖掘冀中抗日歷史底蘊,傳承紅色基因,近日,河北師范大學法政與公共管理學院冀中尋火滄州隊奔赴河北省滄州市獻縣,開展“冀中尋火,共筑心魂”主題實踐活動。隊員們循著歷史足跡,在韓村鎮后張祥村的鄉土間、獻縣的文獻檔案里、烈士塔的碑文中,開啟了一場探尋革命星火、感悟初心使命的紅色之旅。
一、扎根鄉土聽回響:后張祥村訪談中打撈紅色記憶
河北師范大學法政與公共管理學院冀中尋火滄州隊首站來到獻縣韓村鎮后張祥村,以“面對面訪談”為方式,深入村民家中、走近老黨員身邊,開啟紅色記憶的打撈之旅。隊員們圍坐于老黨員趙丙吉、趙樹席等同志身旁,認真傾聽他們講述冀中抗戰時期,當地群眾與八路軍并肩作戰、秘密傳遞情報、掩護傷員的鮮活故事。老黨員趙丙吉爺爺從“地道戰里的智慧”到“英勇的回民支隊”,從“堅壁清野的默契”到“勝利后的熱淚”,一個個帶著煙火氣的細節,讓那段烽火歲月變得可觸可感。趙丙吉爺爺主動分享家中珍藏的老照片、舊物件,帶領同學們參觀其曾被作為獻縣回民支隊指揮部的老院。為實踐隊提供了諸多未見于史料的民間記憶碎片,讓“冀中尋火”的根系深深扎進鄉土的沃土。
二、伏案故紙探源流:文獻查閱中夯實歷史根基
為系統梳理冀中抗日歷史脈絡,實踐隊專程前往獻縣圖書館與民政局,開展史料查閱工作。在圖書館的特藏文獻區,隊員們仔細翻閱《獻縣縣志》《獻縣革命老區發展史》等地方文獻,從泛黃的紙頁中摘錄與“五一反掃蕩”“建國縣抗日根據地”相關的記載;在民政局檔案科,隊員們重點查閱了抗戰時期當地人口變動、優撫政策落實等檔案,試圖從行政記錄中還原戰爭對地方社會的影響,以及軍民抗敵的組織動員機制。紙張翻動的沙沙聲里,文獻記載與田野訪談的內容相互印證、彼此補充,為“冀中尋火”主題實踐活動筑牢了扎實的史料根基。
三、佇立塔前緬忠魂:建國縣烈士塔前整理碑文鑄初心
實踐隊來到韓村鎮建國縣烈士塔,以“整理碑文”為載體,開展緬懷先烈、傳承精神的實踐活動。在管理員的帶領與講解下,管理員丁會民向隊員們講解了烈士塔的建造,并向同學們講了建國縣焦建國烈士的光輝歷史。隊員們戴著手套、手持紙筆,小心翼翼地擦拭塔身上的塵土,逐字逐句辨認并記錄下近百位烈士的姓名、籍貫與犧牲事跡。冰冷的石碑上,簡短的文字背后是滾燙的生命與赤誠的信仰。整理過程中,隊員們不時駐足沉思,在默哀中感受先烈“為有犧牲多壯志”的豪情。此次碑文整理不僅為后續紅色史料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資料,更讓隊員們在與烈士“對話”中,深刻理解了“冀中星火”的精神內核。
此次“冀中尋火,共筑心魂”主題實踐活動,不僅讓隊員們在田野調查與文獻梳理中深化了對冀中抗日歷史的認知,更在與老黨員的對話、對烈士碑文的整理中,真切觸摸到革命先輩的精神脈搏。實踐隊表示,將持續梳理挖掘所得的紅色史料,以青年之聲講好冀中抗戰故事,讓“冀中星火”在新時代煥發更熾熱的光芒,為傳承紅色基因、凝聚奮進力量注入青春動能。
作者:冀中尋火滄州隊 來源:河北師范大學法政與公共管理學院